第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资阳以“带”促“建”为关爱事业赋能 | 推荐单位 | 资阳关工委 |
作 者 (主创人员) | 莫尔佳 | 编 辑 | |
刊播单位 | 关爱明天 | 首发日期 | 2021.11.19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杂志 | 作品字数 (时长) | 3829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此篇通讯报道了资阳关工委在开展党建带关建做的具体工作,党委政府和各级关工委都在积极努力的落实文件要求。 | ||
采编过程 | 现场采编 | ||
社会效果 | 社会反响好,深入人心。 | ||
领导签名: 王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2年4 月 7 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在“廉洁雁江”微信公众号开设音频栏目“红色声波”,组织委机关干部子女开展红色经典接力朗读活动;向委机关干部职工子女及联系村少年儿童有奖征集党史学习主题作文和书法、绘画、手抄报作品;举办“大手拉小手 永远跟党走”亲子拓展主题活动,邀请包联社区和联系村部分家庭共同参与……今年夏天,资阳市雁江区纪委监委关工委领导小组开展“童心向党礼赞百年 砥砺前行筑梦未来”系列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新”又走“心”。
“我们都没有想到有这么好的效果!”翻开《童心向党——党史学习教育作品征集》,雁江区纪委监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刘亚利难掩兴奋,“你看,这些都是我们委机关的娃娃和联系村的娃娃们创作的,不仅都符合党史学习主题,而且,小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有些作品的成品真是别出心裁……”
雁江区纪委监委关工委成立于2013年。据区纪委监委关工委领导小组组长周茜介绍,委关工委成立之初,并没有“系统、规范地”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我们就是逢年过节去看望一下娃娃,做一些‘常规动作’。”周茜说,随着近几年“党建带关建”的持续开展,“省市关工委的要求越来越具体,我们的工作也越做越细、越做越有章法了。”
“2018年机关党委改制后,我委关工委就一直就是机关党委书记兼任关工委主任。平时机关党委在安排党建工作的时候,遇到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相关的,我们就组合到一起来开展。”周茜表示,“党建带关建”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委关工委找准了工作的着力点。她解释说,“具体来讲,就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结合‘单位特色’两个方面。”周茜举例道,围绕脱贫攻坚,他们根据驻村时了解的情况,帮助联系村的困境儿童顺利就学;围绕党史教育,他们做了“童心向党礼赞百年 砥砺前行筑梦未来”系列活动;结合纪委监委特色,根据幼儿认知特点,他们把廉洁文化简单化,通过布偶“包公仔”向学前班的小朋友讲述包拯的故事……“将这两个方面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结合起来,就能提前筹划主题,有的放矢,真正把关工委工作做实、做细。”
孩子们在雁江区纪委监委关工委党史学习教育作品征集活动中完成的作品
发生在雁江区纪委监委关工委的变化,是资阳市各级关工委深入开展“党建带关建”工作,开创“关工”新局面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资阳市各级关工委坚持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全面加强政治、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建设,关爱工作基础更加坚固,服务青少年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呈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党政重视为关爱事业赋能
近年来,资阳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全面落实党政重视到位,班子组建到位,机制健全到位和工作保障到位“四个到位”和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目标考核、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四个纳入”,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资阳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的意见》和《资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据资阳市关工委执行主任郭云放介绍,2019年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关工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资阳关心下一代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最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两办’连续转发《资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要点》,有力推动了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持续创新发展。”郭云放说,“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出席关工委重要活动及会议。全市各级关工委主动协调配合党政部门和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积极推进协同联动,树立‘大关工’理念,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搭台唱戏、借台唱戏、同台唱戏,不管谁唱戏、怎么唱,只要是唱关心下一代的戏,就要大力支持配合,形成‘一盘棋’。”
目前,资阳市90%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乡镇、村(社区)建立了关工委基层组织,基本形成了横不断面、纵不断线的关工委组织网络;市、县(区)关工委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健全了工作制度;五老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优化,推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基层全面活跃。“通过党建带关建,我市各级关工委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工作制度更加健全,工作条件更加完善,工作成效更加明显。”郭云放说。
完善体制激发基层行动力
在郭云放看来,党建带关建的“关键”,在于通过党建引领,进一步充实完善关工委的各级组织。“要有网络、要有架构。”在这方面,雁江区走在了全市前列。
在资阳市关工委工作会上,与会领导为先进集体颁奖
据雁江区关工委执行主任魏远英介绍,根据党组织架构布局,雁江区构建了“纵向到底”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关工组织体系和“横向到边”的区级部门、教育系统、医院企业关工委组织全覆盖格局。“而且,我们并不是组织建立后就把架子放那不管了,”魏远英说,“我们要求各级关工委组织每半年向区关工委报送一次办单位组织构架情况,如有因机构改革、人员工作变动等原因造成缺位的,就要及时调整充实,做到结构合理、有进有退、进退有序。”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雁江区先后进行了区级机构改革、镇乡区划调整、村社建制变化、学校拆并等工作,雁江区关工委也及时对基层关工委进行了调整。“关工委组织从原来的805个变为507个,我们在此过程中,还结合我区实际狠抓‘六好’创建工作,目前创建率达86.4%。此外,我们配强各级关工委领导班子,如村(社区)关工小组组长由本村(社区)村支部书记担任,学校关工委小组组长由本校校长担任。”
为了更好的发挥区级部门、卫健系统和企业关工委组织的只能优势和作用,促进村社区关工小组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好的开展,雁江区关工委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和探索,还实行关工委组织帮联机制。“我们要求每个区级部门关工委、事业和企业关工小组,联系一个村或社区关工小组,每年到联系的村(社区)对困境及留守儿童开展不低于3次帮扶活动,并协助抓好联系村(社区)的关工小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和困难。”据魏远英介绍,目前区内已有84个关工委组织联系了84个村或社区关工小组,“这一机制有效激发了基层关爱组织的活力。”她说。
此外,由于“关工委工作必须要有资金:无论是要开展的各项活动,还是需要救助的困境儿童,如果缺少资金,我们都无能为力。”郭云放表示,“筹集资金”也是党建带关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告诉记者,资阳市关工委不仅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还连续三年配套关爱项目资金共210万元。“市委市政府领导是非常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郭云放举例道,“比如有一年,我们向市财政提交报告,财政提出给关工委50万的经费,市长还主动提出再追加一些。这充分说明了领导对我们的支持。”在这方面,郭云放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我经常去‘开发’领导,”他爽朗地笑道,“开玩笑,其实就是指通过汇报、沟通争取领导支持。”郭云放正色道,“我也曾经是做过‘一把手’的,深知市委书记、市长政务繁忙,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领导对关工委工作有所认识,要让他们了解关工委工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只有了解了,才会大力支持嘛。”
在雁江区,2017年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三个三”(即区关工委工作经费不低于30万元,各镇(街道)关工委工作经费3万元,村(社区)关工委小组工作经费3000元)经费保障,各级财政纳入经费预算,并要求各局行在自有资金中落实关工委工作经费不低于1万元。“有了这笔工作经费的支持,我们每年策划主题活动就能很好开展起来。”刘亚利说。“事实上,每次我们把方案后做出来向委机关党委书记汇报,即使超额了也都能获批。”周茜补充道。
资阳市雁江区关工委执行主任魏远英(右一)在堪嘉镇红莲村关工小组调研下一代工作
创新实践以“带”促“建”树品牌
“党建带关建”,“带”是关键,“建”是根本。“我认为,要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第一是要有人办事、第二是要有钱办事,第三就是要办实事,换言之,就是有项目。”郭云放表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建带关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置身大事谋事、融入大局干事、服务大局成事,在脱贫攻坚、关爱帮扶中展现新作为。”他介绍道,近年来,资阳市关工委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作用,扎实开展关爱助困项目,累计募集关爱资金1591万元,打造了“关爱厨房”“童村同在”“关爱饮水”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本地关爱品牌。
各区县关工委在关爱品牌打造方面同样亮点纷呈:安岳县关工委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项目,组织专业眼科医务人员走进中小学校,尤其是针对农村中小学校学生开展视力检查、眼保健宣教等近视防控工作,为他们免费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乐至县关工委打造“家校共育”示范点,建立心理辅导室,并通过亲子互动、鸿雁传书等活动,建立青少年与家长沟通的桥梁;雁江区关工委则创新开展“关爱助学”项目,由小学、初中教授结对帮扶失依儿童或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和心理关爱工作,目前全区91个学校关工小组共有3194名教师一对一结对帮扶3194名失依儿童、留守学生。“为什么我们‘关爱助学’项目能够顺利开展?这和我们学校关工委小组组长全由本校校长担任是分不开的。”魏远英说,“可以说,‘党建带关建’,从工作重点上带,让我们关工工作‘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