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彭州市隆丰中学开展体验式党史教育 | 推荐单位 | 成都市关工委 |
作 者 (主创人员) | 郭文武 | 编 辑 | 李怡霏 |
刊播单位 | 省关工委《关爱明天》杂志 | 首发日期 | 2021年10月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热点·校园 | 作品字数 (时长) | 2606字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该文用生动活泼而富于文采的语言,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彭州市隆丰中学利用“党史教育微基地”等红色校园文化资源,分类、分层推进体验式、沉浸式党史教育活动,特别是文章介绍抓住教师、学生、家长三条主线,学校与关工委携手,全员参与,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习更有趣、有味、有质的这一典型案例,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案例的可操作、可学习、可借鉴性。 | ||
采编过程 | 作者走访了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和部分教职工、学生、家长,查看了学校开展党史教育的相关报道,撰写了该文。 | ||
社会效果 | 该文经刊出后,更大层度地提升了学校党史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更多的兄弟学校和单位到学校学习交流党史教育和党建工作。同时,促进了学校更加强化思政教育和党史教育工作,学校被评为成都市党建标准化示范学校。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2年 月 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隆丰中学学生在党史教育微基地宣誓
“我要做一个‘听党话,跟党走’的好队员,将来长大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后,将带着自己的所学回到家乡,建设家乡,要让家乡变得更加富裕,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要向那鲜艳的格桑花一样,在家乡漫山开放!”这是来自阿坝州的藏族女孩吴国琳的真心话。她和少先队员在彭州市隆丰中学“党史教育微基地”听校长王宁波讲党课时,总会觉得飘扬在胸前的红领巾格外鲜艳。在隆丰中学少先队这个大家庭里,她茁壮成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彭州市隆丰中学党支部、校关工委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了系列专题学习、研讨,打造了党史教育微基地,深入开展体验式、沉浸式党史学习,更好地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
红色微基地
学生成长的摇篮
学校党支部、关工委认真谋划,精心设计,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校园文化、队伍建设和德育教育中,坚持把学习党史、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最大限度聚共识、聚人心。
从隆丰中学的大门迈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气磅礴“美丽的两旗在我心中”主题花坛。抬头看到的是神圣的五星红旗——国旗。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信仰。从校内往外走是中国共产党党旗。党旗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华民族永远的信仰。学校将国旗和党旗设计到一起,表达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思想。
“我们是学校,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明白,教育的首要问题是什么?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校长王宁波表示,校内的红色雕塑的帆船部分意为隆丰中学这艘小小的帆船,承载着隆丰人民的教育梦想,紧紧跟随党的领导,奋勇争先,取得了一个个优异的成绩。雕塑的主体部分展示的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砥砺奋斗,共和国由弱到强的辉煌发展史。
学校的“两旗在我心中”主题花坛、主题长廊、小小红船等6个点位党史教育微基地,构建起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沉浸教学氛围,切实让党的历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与校园文化、情感表达有机融合,使党史学习、红色文化教育直抵人心,更加有声有色有形出彩。
在以隆丰中学党史微基地为阵地的学习和熏陶下,学校先后培养出了“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吴国琳、“成都市美德少年”李德曦为代表的一批又一批优秀少年。
丰富活动形式
引领师生跟党走
学校党支部、关工委充分利用党史微基地,三条主线分层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三条主线是以教师、学生、家长作为主线。由关工委主任先讲,关工委老同志分层讲。教师学习从党员先学,然后班主任、思政课老师、德育干事集体学习,最后是教研组、备课组组织普通教师学习。学生学习从学生干部、团员、优秀少先队员集中学习,然后再通过班队活动开展学习。家长学习分为校团委组织校级家委会成员学习,分班组织家长学习,家长与学生通过家庭小会议共同学习。分阶段、分层次推进,最终实现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全员学习党史。
学校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推动教育常态化、意识规矩化和行为规范化,提升党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
为坚持体验式沉浸式学习,提升学习质效,学校的支部书记、党员干部、党员骨干、关工委五老带头讲,全体党员在“两旗在我心中主题花坛”“小小红船”“党史墙”等点位前,听学、自学、互学,更加深入了解了我党的光辉历程和各阶段的奋斗史,更加深刻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历史必然的真理。
坚持引领思政课教师带头学党史。学校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师“学党史、感恩党、跟党走”体验式党课活动,挖掘微教育基地外形设计似“牛”的“两旗”教育元素,党支部书记带领思政教师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三牛精神,引导普通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学校还动员引导家长学党史传承红色家风。充分运用“党建领航·家校协同1+N教育模式探究”课题研究成果,积极引导、动员、组织家长学党史、听党课、参观学习学校党史微教育基地、党史教育进家庭等活动,最大化发挥家校协同教育作用,教育青少年立志听党话、跟党走。
扩大基地影响力
引领周边党史学习
学校通过成都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彭州市教育局党组,学校微信公众号以及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扩大“建党史教育微基地,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影响力。充分运用“党建领航·家校协同1+N教育模式探究”课题研究成果,最大化发挥家校协同教育作用,动员引导家长学党史传承红色家风。彭州市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彭州市机关幼儿园、红岩九年制学校、彭州市嘉祥外国语学校、对口援助学校——黑水县中学、当地社区居委会、隆丰街道党工委等主动联系到学校党史教育微基地开展体验式党史教育。
在党旗指引下,在党徽辉映中,隆丰中学党支部、关工委正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全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示范型党组织,带领全体党员和全校教职工一道,凝心聚力,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将在‘隆德丰才,以文化人’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按照党建‘四德’工作法,努力实现‘办一所温暖的学校,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办学愿景。用‘办家门口的好学校,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王宁波说。
校长感言
深化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在“隆德丰才,以文化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按照《隆丰中学校园文化实施方案》的规划分三步实施,第一步是在2018年完成打造以“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为主题的法治文化生活长廊、隆耕园生物劳动实践基地、法德主题浮雕墙、廉洁主题墙等的建设;第二步是在2019年完成“两旗在我心中”主题花坛的建设;第三步是在2021年完成党史教育微基地的建设。
以教师、学生、家长作为主线,分类、分层推进,采用听、讲、看、互动等体验式、沉浸式学习方式,让学习更有趣、有味、有质,提升党史学习效果。通过成都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彭州市教育局党组,学校公众号以及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扩大“建党史教育微基地,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影响力。彭州市兄弟学校、单位和社区纷纷到学校来学习、交流党史教育工作,学校党史教育微基地起到了示范作用,引领周边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