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三苏好家风” 滋养眉州好少年

日期:2023-03-29 15:44:00 来源:本站 浏览:2159次


第九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传承“三苏好家风”

滋养眉州好少年
推荐单位《关爱明天》杂志社
作 者
(主创人员)
罗晓庆编 辑莫尔佳
刊播单位《关爱明天》杂志首发日期2022年8月刊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特别关注作品字数
(时长)
4500字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该作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眉山市三苏祠,就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表的 “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重要讲话,选取了眉山各级关工委传承“三苏好家风”创新的特色教育活动(如“四家教育”即读家书、施家教、立家训、传家风)为样本,呈现眉山多层次、立体化创新推进家风家训教育建设的生动实践,呼吁人人起而行之,传承孝善家风。
采编过程现场采访等形式,挖掘细节故事、直击家训牌匾赠送活动、“苏娃讲苏府”的热烈现场,呈现了如何让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浸润在笃厚的好家风中成长背后的故事。
社会效果该作品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训,强化了宣传,筑牢了舆论阵地,引起了基层关工委、广大五老和青少年的热烈反响。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传承“三苏好家风” 滋养眉州好少年


前言

好的家风,犹如一座精神的“灯塔”,心灵的“富矿”,抵得过万金、胜得过千言。“父子才名震蜀都,家风人道似三苏。不知岷岭英灵气,底向眉山特地殊。”自宋代就有学士推崇东坡故里的三苏家风。诗书传家门毓秀,博爱处世人长久。一脉浩然之气,一腔爱国之情,如“三苏”文章流传千古,透过诗词文字,苏门“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莫取、为政清廉、忠贞报国”的家教家风也为历代传扬。多年来,眉山各级关工委以挖掘隐藏在圣贤遗风与文脉传承中的家风密码为抓手,着眼于重塑家庭育儿理念,赋予“三苏好家风”新时代内涵,通过“四家”(即读家书、施家教、立家训、传家风)教育、“苏娃讲苏府”“着重家庭、传承家训、遵守家规、弘扬家风”等殊途同归的教育活动,搭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的家庭通道,让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浸润在笃厚的好家风中成长。

 

正文 

“三苏祠的飨殿檐下中间悬有一块匾额,题为‘是父是子’,是知州蔡宗建题写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是父是子,意指父子俱贤。这里还有一层意思,是说做父亲的就要有做父亲的样子,在家族中要以身示范,言语行动都要起模范作用。子女就是子女,在家要敬父母,在学校要尊重师长友爱同学,长大成人要怎么样?要回报社会,报效国家……”7月12日上午9点,炎炎烈日下,眉山市青少年夏令营丹棱县分营活动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帷幕。80名学生营员在县城区小学多功能室聆听了一场由市关工委思想道德宣讲团五老、四川工商学院教授钱云华带来的家风家训“精神大餐”。

宣讲结束后,营员们随即到县大雅堂端淑家风馆进行研学参观,通过讲解员的细致讲解,深入了解彭端淑“事在人为,为而不难”的为学精神,“崇实黜浮,清慎自失”的为官之道和“惟忠为孝,克勤克俭”的优良家风。

“我明白了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这句话的内涵”“家风家训就像给我们一种行为准则,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先贤风范,从而去学习传承”,营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好家风,做新时代好少年。这是近来眉山掀起学“三苏好家风”热潮的场景之一。事实上,据市关工委执行主任牟刚俊介绍,近10年来,眉山六区县在整体推进家长学校工作的同时,逐年加强了对“三苏文化”的学习培训和研讨,并多层次、立体化创新推进家风家训教育建设。

 

源起“四家教育”

悟苏门家风 立现代家训

6月15日,在眉山彭山区鹏利小学多功能室,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好家风家庭表彰暨家训牌匾赠送活动。48个学生家庭代表依次走上讲台,领取了刻有自己和孩子一起“苦思冥想”出来的家训牌匾。该牌匾四年来皆由区关工委出资设计并颁发。棕底金字的牌匾古色古香,一眼望去,十分大气。颁牌匾、戴花环,现场学生家长脸上都洋溢出骄傲和自豪,“身在三苏故里,我们有责任传承圣贤家风,就像总书记说的,这是精神财富。”据鹏利小学教科室主任、关工委秘书长李杰介绍,今年学校评选出300个好家风家庭,都是积极参加“四家教育”(读家书、施家教、立家训、传家风)活动的优秀家庭。

鹏利小学“四家教育”始于 2014 年,缘于该校校长、关工委主任田江一次偶然观看了央视街头采访群众家风故事电视节目而受到的启发。“‘三苏家风’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我们学校何不尝试将家风家训建设融入家庭教育中去呢”……就这样,“四家”活动就在鹏利小学不断地主动摸索和对教育怀抱热情的各方人士的建议下,最终成形。

2014年11月,学校向每个学生家庭发出了“传好家风”的倡议。通过三段式家长培训(即期初计划、期中诊断、期末分享),激励家长去读圣贤诗词,悟苏门家风,践行苏门情操,以发展家长来成就孩子的成长。2017年,该校“四家教育”案例被教育部关工委评为全国“十佳创新案例”。在区委的支持下,区关工委将该校“四家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全区推广开来。李杰介绍,把“读家书”放在第一位,是要为好家风的形成打好基础。通过微信公众号、班级活动、书刊订阅、教师推荐等渠道,积极推进学习型家庭建设,引领家庭形成读书氛围。每到学期末,学校还会针对学生家庭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发调查问卷,或开展家庭中“最美瞬间手机摄影”活动。“在问卷、照片中,可以看到学生家长是否真的在学习,而不是打麻将、喝酒。今年收到的图片多为家中整齐摆放的书架,父母读书的场景,这就是实打实的教育成果。”

为了鼓励家长多学习,学校还开辟了征文栏目“我的育子故事”。家长可通过谈经验、说方法,提升思想境界,反思育儿行为,提高自己的育儿能力。“施家教”意指建立施好家教模式。学校每学期都要下发《合格家长自评表》。通过表格填写,家长自查施教过程中的好坏,主动提出亟待改进的行为,作为自己家教行为调适指南。该校曾为了提升家长的现代家教理念,邀请了心理学专家、儿童作家等名人名家到校给家长讲家庭教育、讲国学经典,引导家长带领孩子共同进步。该学校每周还会在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家教导航栏目中,分享家风家训故事,让好家风浸润每一个学生家庭。

“立家训”是学生和家长为家庭制定行为准则的过程。眉山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为果直言:为了立好一个家训,每年学生和家长都大量翻阅典籍进行学习、斟酌、讨论。“莫言人短,莫道己长;施恩勿讲,受恩不忘”“待人以真诚,求学有始终”“勤于思,敏于行”……这些都是学生家庭家训作品。关工委和学校每年评选200个优秀家训,关工委制作的家训牌匾,举行隆重的牌匾发放仪式,都扩大了“四家教育”的影响。

据悉,彭山区关工委近4年来共评选出包括区级、基层、中小学校“好家风家庭”1033户,编印下发了《天府寿乡好家风——眉山市彭山区好家风家庭集锦》2000册,营造出了家家争先传承好家风的氛围。

 

创新“苏娃讲苏府”

挖本土故事 添特色眉山味道

“墙上这组漆画,讲述的是苏家家教故事。‘程夫人教子’‘不发宿藏’‘不残鸟雀’,程夫人教导苏家儿女学习范滂,要怀有一颗正义之心;教导苏家儿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教导苏家儿女仁爱宽厚,不伤生灵……在苏轼的成长历程中,母亲对他的影响还是很重要的。从苏轼一生‘微官敢有济时心’的伟大抱负和‘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的人生实践中都能看到母亲教育的成果。”7 月 6 日下午,许多游客进入三苏祠参观。一名十岁左右戴着红领巾的学生,穿着印有“红领巾志愿者”背心,正认真又熟练地为游客做讲解。一行游客啧啧称赞,“这孩子讲得真好。”

这是自去年6月,为深化少先队员实践激励,践行志愿服务价值观,坚持实践育人,弘扬三苏文化,共青团眉山市委、共青团东坡区委、东坡区关工委、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联合打造三苏祠“苏娃讲苏府”志愿服务体验岗活动,也为如何进一步传承“三苏好家风”提供了新范式。“苏东坡是我的偶像。我要多学习三苏文化知识,更好地传承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学生志愿者陈柯宇说。据悉,“苏娃”的考核是通过“现场讲解、提问”综合考评方式择优录取。如今已经有30多名“苏娃”红领巾讲解员正式上岗,一年时间,就服务了2万余人次。

东坡区关工委执行主任陈云华告诉记者,成为“苏娃”不容易。该模式让孩子们通过努力,更深入地了解三苏,了解三苏文化,成为一颗传扬三苏文化的种子。考核通过后,孩子们轮流在三苏祠进行每周3小时左右的志愿讲解服务。“过程辛苦,但孩子们因为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苏娃’,十分自豪。”其中志愿者余子轩的爸爸说,希望孩子们发挥传帮带作用,让优秀三苏文化永远流传下去。他为小志愿者们骄傲,不仅仅是他们自身能力的提升,还有从文化熏陶者到文化传承者角色的转变。

“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莫取、为政清廉、忠贞报国”……随着“苏娃”们的讲解,让“三苏”好家风的种子不断播撒开来。

 

树身边榜样

传承孝善家风 人人起而行之

有鹏利小学的“四家教育”模式作为标杆,眉山市各级关工委近年来始终把共学共推“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忠贞报国”的苏门家风作为主线,深挖本土名人好家风故事,创新推出独具特色的家风家训教育品牌工作。如,彭山区突出因《陈情表》成就千古一孝美名的西晋大臣李密,讲好孝道故事;仁寿县突出南宋名臣虞允文,讲好虞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家风故事;丹棱县突出清代名臣彭端淑,讲好“学则易不学则难”的为学精神;青神县突出革命烈士毛慈影,讲好红色家风故事等。甚至在基层乡村,也有别样风景线。今年3月底,东坡区关工委走进复兴镇长山埂村,开展“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教育活动的经验交流。

“村子里,每栋楼房外都有题为‘忠孝为本,勤俭为纲’‘和睦友善,勤俭节约’等家风家训牌匾,村里还有文明风尚文化墙、民俗文化展室,环境感染人,不仅农村展现新面貌,也带动了全村的乡风文明建设。”这样建设弘扬三苏家训家风的标准化村级阵地在东坡区比比皆是。

经过多年浸润,三苏文化已烙印在人们的心间,成了一种不言自明的默契,一种思想共识。东坡区传承“三苏文化”的活动,融入祖辈学堂、道德讲堂、家长学校可见一斑。

在全区学校开展的家训家风主题活动也已纳入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学校文化建设当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全市80个街道(乡镇)都至少出现一位平凡家庭传承孝善家风的代表。如被孩子们亲切称呼“李妈妈”的李俊英,她从上世纪90年代就帮扶贫困学子,直到2010年成为一名专职志愿者,坚持做公益20余年。她的家人也随着她的脚步投身公益,2016年,李俊英家庭被评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还有眉山市天府新区高家镇鹰头村的徐瑞蓉,早年丧夫,靠着坚韧不放弃的精神,用打谷子、种棉花、养猪换来的血汗钱,不仅将孩子拉扯成人,还培养出4个大学生,其中2个博士、1个硕士。90年好家教、儿女个个精忠报国,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等。学校、村社全覆盖,深层次的家风教育,全市 547 名五老宣讲员常态进学校、进社区、进关爱活动室,宣讲好家教好家风的努力,提升了学生家庭的文化品位,增强了家长对家风家训教育助力孩子成长的认识。

在广大眉山好少年中也涌现出了优秀代表。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王梦佳,从小就跟着家人一起在茶园采茶,9岁之前,因为爸爸采茶炒茶制茶,家里还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然而爸爸一次外出务工不幸被车祸夺去生命,此后妈妈想要带着她改嫁,但她毅然选择留在茶园,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感动四川人物徐彬洋,年仅12岁坚持背上肌无力同学走完 6 年小学路,被点赞为“最美背影”;省、市新时代少年陈梦瑶、唐佳欣、单嘉恒……

 

插文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

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家风家教是一个家

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

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

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

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

有用之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

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

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

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习近平总书记论家风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