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7旬老人退休金资助贫困生 | 推荐单位 | 晚霞报 |
作 者 (主创人员) | 周彦君 | 编 辑 | 熊壮 |
刊播单位 | 晚霞报 | 首发日期 | 2020.09.24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二版(综合新闻) | 作品字数 (时长) | 740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2012年,毛先林退休后主动加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他尤其关注那些家庭困难的孩子,经常去当地小学了解贫困学生的状况,时常拿出自己的退休金给孩子们提供生活补助。他关心结对帮扶的孩子,就像亲孙女一样无微不至。报道中提及,毛先林有眩晕综合征,2018年又生重病,多次化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老人还坚持在疫情期间组织当地的老年人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令人感动。 | ||
采编过程 | 毛先林经当地关工委推荐为“十佳五老”提名后,各大媒体便来到当地,对毛先林进行实地采访。刚见到他时,矮小的身材,黝黑的皮肤,跟我想象中的他有些许出入。但他那朴实的性格跟他做所的事完全吻合。由于部分媒体要踩点拍视频,他跟着我们一起上了大巴车,对于记者的提问,他都如实如数的告诉大家。走进学校,孩子们围在他身边,画面无比温暖,我在他身上完全没看出他是一位癌症患者,学生对他的喜爱也是溢于言表。我随行拍了照片,回家便回忆他与孩子们在一起的画面完成了稿件 | ||
社会效果 | 稿件在本报二版刊发后受到各大读者的好评,有老读者表示:像他身患重病还一直关心青少年,将孤儿当做自己的孩子抚养长大的老人确实不容易,这样的精神值得众人敬佩。稿件发至当地关工委后,大家纷纷表示毛先林理应被提名“十佳五老”,他的事迹大家有目共睹,理应被刊登出来让更多人知道,他对青少年至诚至深的关爱。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1年4月1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在南充市高坪区会龙镇的一个小村里,有一位心系青少年成长的 “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他是杉树沟村的毛先林,今年72岁。9月18日,晚霞报记者专程来到毛先林的家里探访。
尽心尽力扶弱济困
2012年,毛先林退休后主动加入到关工委工作中,继续发挥余热。他尤其关注那些家庭困难的孩子,每三天就会去一次当地的御史小学,了解哪些是贫困学生,之后或寻求社会救助,或挤出自己的退休金给孩子们提供生活补助。
在毛先林家的一间房里,贴满了一个女孩子的照片。“她是我结对帮扶的孩子,就跟我的亲生孙女一样”,毛先林指着墙上的照片对记者介绍。
这个女孩名叫姜瑶,是一名弃婴。2003年被养父收养,2010年养父不幸病故。毛先林作为当时收养的公证人,了解到姜瑶再次成为孤儿、面临失学的情况后,将她带回了自己家,当成自己的亲孙女看待。为了让姜瑶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毛先林四处奔走,让姜瑶走进了南充市高坪中学的大门。2018年,姜瑶成功考上大学后,他又亲自送她去山东。
勇于担当抗击疫情
“毛先林有眩晕综合征,2018年又生重病,先后进行了12次化疗,但在新冠疫情发生后,他又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会龙镇关工委副主任陈自新说,今年2月,毛先林积极组织当地的老年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一共有50多位志愿者加入,一起坚持了45天。
当琉璃寺村发现有疑似病例后,整村被隔离,村民无法购买生活物资。毛先林得知后,马上组织志愿者为村民购买生活必需品,送到村民手中。了解到御史中学一部分学生家里没有手机和电脑设备,无法上网课,毛先林就安排学生们到自己家里上网课,并发动老教师到家中为学生进行课业辅导。
对于毛先林这些年所做的工作,他的家人了解得并不多。“我不清楚他一天在忙些什么,也不用管,只要他知道在做好事就行了,我支持他!”听到老伴这样说,毛先林欣慰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