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不住的“四川好人”

日期:2021-04-15 15:31:00 来源:本站 浏览:3862次


第七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闲不住的“四川好人”推荐单位《晚霞》杂志
作 者
(主创人员)
张文良  刘茂均编 辑黄晓胜
刊播单位《晚霞》杂志首发日期2020.12.5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P16作品字数
(时长)
2179字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作品《闲不住的“四川好人”》介绍了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关工委的“五老”志愿者王远宽深入学生传播红色思想、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坚持出资帮助困难学生与困难家庭的生动事迹。
采编过程现场采访
社会效果良好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1年 4 月 15 日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闲不住的“四川好人”


文•图/张文良 刘茂均


今年87岁的王远宽,是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关工委的一名“五老”志愿者,中国农业银行纳溪支行一名普通退休职工,也是一名老党员。他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充满激情,经常参与街道组织的“五老”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学生传播红色思想、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坚持出资帮助困难学生、困难老人、困难家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2013年,王远宽被纳溪区委、区政府评为第三届“感动纳溪”人物;2014年,他被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评为“四川好人”。


       捐资助学,不求回报

2001年,王远宽在纳溪区白节镇参加退休职工党支部活动时得知,该镇金田村学生吴某莲以优异成绩考入纳溪中学,但因家境贫寒、父母重病而面临辍学。王远宽详细了解情况后说:“这么小不读书怎么行!我来支持。”从那天起,王远宽和吴某莲结下了“祖孙”情缘。2001年至2003年,王远宽让她吃、住在自己家里。2004年,吴某莲高考成绩不理想。王远宽认为,复读一年或许能够考上理想学校,以后也好就业。为了让她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学习时间,王远宽让她到纳溪中学住校,生活费由他来承担。2005年,吴某莲以优异成绩被武汉大学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她哭了:担心学费从何而来。“你放心,我会帮助你完成学业。学费我向社会热心人士争取,生活费我每月拿400元。”王远宽说。对于当时退休工资只有1200元的王远宽来说,每月400元不是个小数目。老伴没有收入,王远宽担心老伴不同意,但老伴刘濛会说:“你做的事,我都支持。”

为了替吴某莲凑齐学费,王远宽找原单位领导争取资助。单位领导主持开展献爱心活动,为吴某莲筹集5000多元。通过区工会、区团委和泸州日报等单位的资助,王远宽又筹集了2000元,剩下1000多元资金缺口,他让儿子填补。

王远宽资助吴某莲的事迹传开后,感动了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他出资5000元资助。时任区老年大学副校长的童则庸得知情况后,也出资帮助……

2009年,吴某莲大学毕业,进入浙江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她曾在一篇文章中记录了王远宽对她的帮助和影响,其中一段文字令人动容:“己虽老却老人之老,幼人幼如同己之幼。持久奉献不思回报,厚德好学众人爱戴。”


       春风化雨,浇灌心田

“做人要有爱国心、仁义心、进取心。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生活就会索然寡味;只有不断拓展人生的宽度,生命才有价值。”王远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这些年来,王远宽持续不断出资帮助困难学生,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今年秋季开学前夕,王远宽给他资助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王远宽将孩子们带到纳溪区永宁街道朱坪村棉花坡的百年护国战壕遗址,给他们讲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顽强拼搏的事迹,培养孩子们的爱国心。王远宽带领孩子们在密林里行走,不时停下来给他们讲述棉花坡战役的故事,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王远宽说:“战壕沿山而挖,最高的地方有一米多深。战壕很窄,只有四五十厘米宽,人站在里面,转身都不太容易。当年这场战役是最惨烈的,枪声很密,大炮声接二连三地响,地面都在抖动。但是不管多么艰难,勇敢的战士们都没有后退,最终打赢了这场战斗。”王远宽告诉孩子们:“没有这些革命战士的牺牲奉献,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最后,王远宽鼓励孩子们,希望他们坚强勇敢、努力学习,成长为正直、爱国的国家栋梁。“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牢记王爷爷的教导,长大后报效祖国。”王远宽资助的学生舒某语说。

王远宽还经常带着孩子们从生活中感悟人生。纳溪区的铁路桥上,不时能看见王远宽带着孩子们行走的身影。一边走,王远宽一边就身边景色向孩子们讲解知识,用切身体会来教育孩子们:“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站得高,人的心胸自然就开阔了。你们看,你在低处看到的长江,跟在高处看到的长江是不是很不一样?人生同样如此,只有攀上高峰,才能看得更远。”王远宽的殷切嘱托让孩子们心里亮堂堂、暖洋洋的。他们像祖孙一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娃娃们大了,辅导读书我是不得行了,但是我希望用我的方式,尽可能让他们多学一点,多懂一些。”王远宽说。他教育孩子们的话,如春风化雨,浇灌着他们的心田。


       引领示范,关爱传承

 从2010年开始,王远宽每年都会带领他资助的孩子们走访慰问敬老院。他详细了解敬老院里老人的生活状况,给每位老人发放慰问红包,手拉手同老人们拉家常,请他们吃团圆饭。2013年,被评为“感动纳溪”人物后,王远宽将5000元奖金分发给老人们,把快乐也分享给他们。同时,他也给孩子们树立了尊老敬老的榜样。

“爷爷,您眼睛看不见,我喂您吧。”“要得!”这是王远宽带去的孩子帮助老人的对话。孩子们帮着搬凳子、端茶倒水、打扫卫生,陪老人们说话,讲述学校和身边发生的事情,有时逗得老人哈哈大笑。在耳濡目染中,孩子们学会了尊敬老人、帮助他人。

作为一名老党员,王远宽不忘关心和引导青年党员。2019年7月,在安福街道上坝社区党员大会上,王远宽分享了“初心故事”。“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在党旗下宣过誓,就应该作为先锋,冲在前面,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从一件小事做起,坚持下去。我坚持了这么多年,已经老了,还有这么多年轻的党员同志,希望你们能牢记誓言,为身边的人多做有益的事。”王远宽说。参会的青年党员被他的事迹感动,纷纷鼓掌。“王老的故事真的让人感动,也让人佩服。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把做好事坚持这么多年。”一名青年党员说。


3.jpg

王远宽给孩子们讲述棉花坡战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