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通江县楼子小学“光盘行动”引领校园“新食尚” | 推荐单位 | 巴中市关工委 |
作 者 (主创人员) | 王立新 | 编 辑 | |
刊播单位 | 关爱明天杂志社 | 首发日期 | 2020年12期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作品字数 (时长) | 2500字 |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近年来,餐饮浪费成为全社会一大恶习,尤其是各中小学校更是触目惊心。而通江县楼子小学以“禁演舌尖上的剩宴、刻录好品质上的光盘”为宗旨,持续开展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系列活动,让“光盘行动”在孩子们身上逐渐流行起来,成为校园的“新食尚”。作者具有高度的敏锐性,及时捕着到这一线索予以报道。其标题新颖,内容真实,选材恰当,事迹典型,语言生动,立意深刻,叙事清晰,写作创新,紧扣时代主题,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感染力。 | ||
采编过程 | 作者在一次下乡调研乡镇关工委工作时,听诺水河镇党委书记介绍,该镇楼子小学抓孩子们的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活动搞得很好,便深入该校实地采访,及时将该校“为学生刻录品质上的光盘”予以报道。 | ||
社会效果 | 该报道在关爱明天杂志社刊发后,通江县教科体局及时在全县107所中小学校推广这一做法,许多中小学校还组织师生前往该校学习取经。目前,全县各中小学校的餐饮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珍惜粮食光盘间、崇尚节约我争先”在中小学生中蔚然成风。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1年 月 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阿姨,请给我少打点饭,多了我吃不完”。“阿姨,请把莴笋肉丝少打点”。“阿姨,别把番茄蛋汤给我舀多了”……在通江县楼子小学食堂,每到饭点,经常会听到有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个别要求,这是该校实施“光盘行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通江县楼子小学以“禁演舌尖上的‘剩宴’,刻录好品质上的‘光盘’”为宗旨,持续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系列活动,让“光盘行动”在孩子们的身边逐渐流行起来,成为校园的“新食尚”。
宣传教育 营造氛围
“周恩来一贯反对铺张浪费,他吃饭时,一粒米也不肯抛洒,偶尔洒到桌子上一粒米,一定要捡起来放进嘴里,即使是盘子里剩的菜汤也要用开水冲一冲喝掉”。10月28日课间操后,校园广播里播放着周总理杜绝浪费的一则小故事。自2018年秋季开学以来,该校校园广播里每天都会利用课余时间给全校师生讲述1至2则古今中外流传着的厉行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的小故事。
漫步校园内,一股浓厚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宣教氛围吸人眼球:橱窗、板报、墙报、宣传栏、走廊墙壁、电子显示屏等有关厉行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的宣传教育阵地随处可见;“光盘行动,惜粮惜福”、“一人一粒米,亿人千万斤”、“珍惜粮食光盘间,崇尚节约我争先”、“节约粮食,践行光盘,从我做起”、“争当盘子‘清洁机’,清光盘子不留迹”、“剩下的是饭菜,流走的是血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等一幅幅标语随时警醒着孩子们。宽敞明亮的食堂内,墙壁或餐桌上都能看到“珍惜粮食,从光盘行动开始”,“碗净、盘净、桌净,人人需认清;饭光、菜光、汤光,我们乐成长”的标语或温馨提示,时刻提醒学生吃多少、点多少,主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为了把勤俭节约的观念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少先队总部向全校学生发起‘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倡议和签字宣誓;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中,值周老师都要号召同学们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践行‘光盘行动’;各班和各少先队小队还以晨会、主题班会、队课、手抄报、书画比赛等形式进一步深化每个学生的节俭意识,在校园内营造了“光盘行动我行动的良好氛围”。副校长陈书俊告诉笔者。
多措并举 促进认知
“除了日常宣传教育、强调节约意识外,从2016年起,我们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段采取多种举措开展以‘光盘行动我行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各班更是推出奇招妙招,积极践行‘光盘行动’”。如三、四年级在班级门口设立了“监督员”、五年级在食堂口设置了‘光盘行动’执行组、六年级安排了‘光盘劝导员’等,执行餐饮监督、检查、鼓励制度,引导同学们做‘光盘族’”。总务主任王德强说。
举措一:推出“光盘达人”积分奖惩制
“饭米粒就像我们的好朋友,浪费粮食真的不应该”。在三年级,正在就餐的学生张珂伟举着空盘子说道。
“前年秋季开学第一天,我们就同步开启‘我爱饭米粒’活动,让低中高年级的学生们都参与进来,争当‘光盘小达人’。”据该校少先队辅导员朱姣蓉介绍。2018年下学期开始,校园食堂就推出“光盘达人”积分奖惩活动,通过奖励积分卡,兑现奖品的方式鼓励学生爱惜粮食。
奖品的设置即给班级里面吃干净的能光盘的孩子发“光盘之星”小徽章,学生们每积累5个小徽章,可以换一本小图书,10个小徽章可以换一个新书包,20个小徽章可参加学校“新时代好少年”的评选。
举措二:推行按需减少配餐量
“在就餐中我们发现,中高年级几乎呈现出人人光盘、班班光盘的良好态势,但在低年级情况就不怎么乐观”。有很多班主任反映:每份饭份量一样不合适,有的孩子天生饭量小,吃不完。“比如我们班就有个小个子女生,吃饭到最后都要站起来,说是让肚子空出来”。二年级班主任董方老师哭笑不得。
针对这一情况,学校经过商讨后也给出一个“暖心决定”:在高年级男女生中,实行饭量3两起售,分两档重量售卖,点餐时可以免费加饭,全素菜半份起售,方便学生按需购餐,吃多少,点多少;在低年级中则将配餐份量统一减少三分之一,同时在每个年级设立“加餐点”,保证所有同学在“光盘”之余还能吃饱吃好。配餐改革后,低年级“光盘”情况也有了明显改善,很多孩子表示配餐的份量“刚刚好”,终于有机会得“光盘之星”小徽章。
采访中,教务主任潘义伟还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该校五年级有一名女生因为患胃炎,吃米饭会引发身体不适,常常剩饭。校方得知后为其“开小灶”,煮一碗易于消化的面条,配上青菜、瘦肉或鸡蛋。这个“小灶”一直开了三个多月,这名女生养好胃的同时,也实现了“光盘”。
举措三:推进“光盘行动”进家庭
“妈妈,我们现在晚上吃饭,吃多少做多少”。从2018年春季开学以来,王懿琪每天晚饭前都会提醒自己的妈妈。
“好的,我们做的少一点,做多少吃多少,决不浪费”。王懿琪的妈妈答道。
王懿琪现在已是四年级学生,父母亲都是教师,家庭衣食无忧。随着学校“爱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活动的深入,她越来越注重勤俭节约,珍惜粮食,不愿意浪费。
早在2016年,楼子小学就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光盘行动”进家庭活动,鼓励学生们在家中和家长们一同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餐饮浪费。
劳动实践 提升感悟
为了让学生们真正体验每粒粮食都是一滴汗水换来的艰辛,楼子小学在校园旁专门腾出3亩地,规划出6个菜畦,开辟了“南泥湾”实践大课堂,划分到全校6个班级。学校定期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南泥湾大生产”活动,翻地、拔草、栽种、施肥、治虫、覆膜、浇水、采收全程参与,亲身体验“农民”角色,让他们真正明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道理。
各班级也采取不同方式,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村参加劳动,让学生通过“干农活”感受劳动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一年级组织学生在秋收季节冒着火辣的太阳到农村收割后的稻田里搜索前进,在尚有尺余高谷桩的稻田里捡拾遗落的稻穗。
二年级带领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认知锄头、犁头、镰刀、石磨等农家什物和小麦、油菜、大豆等农作物,观察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和劳动智慧,体味农耕文化。
三年级组织学生深入农民家中,帮助栽种、采摘四季豆、黄瓜、西红柿等蔬菜。
四、五年级利用红苕、包谷成熟时节,把学生带到乡间田野和农民一起割苕藤、挖红苕、背红苕,掰包谷、剥包谷、晒包谷。
“通过劳动,不但让我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而且在劳动中掌握了劳动技能,更让我领悟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深刻内涵”。六年级的学生朱学江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