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宣汉望山社区留守儿童之家温暖童心:“小家”情更浓 | 推荐单位 | 达州市关工委 |
作 者 (主创人员) | 刘志国 | 编 辑 | |
刊播单位 | 《关爱明天》杂志 | 首发日期 | 2020年2月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典型经验 | 作品字数 (时长) | 1244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宣汉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留守儿童也多,如何关注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本文从社区关工委角度入手,讲述了基层关工委、妇联帮助建设社区儿童之家,让周边的留守儿童有“归宿”,平时五老志愿者们与他们开展活动、视频交流、亲情慰问、走访等形式,为更多的留守儿童服务,为他们打造“亲情港湾”。 | ||
采编过程 | 查阅档案,采访相关部门和受助学生 | ||
社会效果 | 从社区关工委角度入手,讲述了基层关工委、妇联帮助建设社区儿童之家,让周边的留守儿童有“归宿”,平时五老志愿者们与他们开展活动、视频交流、亲情慰问、走访等形式,为更多的留守儿童服务,为他们打造“亲情港湾”。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1年 月 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在宣汉县清溪镇望山社区的留守儿童之家,通过亲情视频与远在他乡的父母通一次电话,五老志愿者、结对帮扶人员与孩子们一起开展“悦”读课及亲子体验活动;节假日,与爱心爷爷奶奶、爱心爸爸妈妈、爱心哥哥姐姐一起度过......让他们感受到如家春风细雨般的温暖和爱,这已成为宣汉县留守儿童关爱的常态。
“亲情港湾”故事多
清溪镇望山社区常住人口1896户5698人,有留守儿童356名。2017年,宣汉县关工委号召全县五老志愿者、党政干部和社会各界开展留守儿童“结对帮困全覆盖”活动,得到各级关工委的响应,并积极协调县妇联、爱心企业共同出资10多万,按照省级儿童之家标准打造望山社区儿童之家,并配置相关电子设备和常用工具、儿童读物,自从望山社区儿童之家建成,周边的留守儿童就有了“归宿”。
“爷爷、奶奶们来啦,我们今天玩什么游戏呢?”每当清溪镇关工委五老志愿者和妇联等单位的结对帮扶人员来到望山社区儿童之家,与留守儿童一起开展活动时,孩子们都非常高兴,纷纷扑上前去迎接自己的“亲人”。五老们不但给孩子送去故事书、小本子、橡皮擦、书包等礼物,还和他们一起做“搭桥”“五毛一块”等游戏,唱儿童、猜谜语和成语、一起阅读、分享自己的故事、玩诗词飞花令等,玩的不亦乐乎。
五老志愿者和结对帮扶人员不仅自己参加游戏,还带着孙辈、子女一起参加,和留守儿童们一起交朋友、玩“并肩作战”的小游戏,孩子们很快就打破陌生感、快速熟络起来。就读清溪镇小学六年级的张路楠说:“爸爸妈妈在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外出务工,每年才回家一趟,我非常想他们。现在我认了一位爱心妈妈,让我也能在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感受到了亲人的爱,体会到了家的感觉。”
多彩活动 充满童趣
为确保儿童之家管理运行规范化,宣汉各级关工委、妇联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活动,开展心理咨询、儿童教育、法律咨询等。清溪镇望山社区还成立社区“两委”,即关工委、妇委会参加的社区儿童之家班子,聘请管理人员,制定工作、活动开展、走访慰问制度,建立留守儿童、特困儿童、志愿者服务台账,时常开展亲情关爱、心理辅导、文艺汇演等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爱的温暖、家的温馨,得到心灵上的抚慰。
家住邻村,就读清溪小学一年级的李浩宇在望山社区儿童之家与父亲通过视频交流的那刻,他热泪盈眶地不断呼喊着:“爸爸,您在外面过的怎么样?想您了,早点回家过年……虽然您没在家,但有一位非常有爱心的大哥哥时常关心我的学习情况,经常给我辅导功课,还给我买了文具书包等礼物。”这是望山社区儿童之家在假期开展的亲情关爱活动场景,总让人看了又心酸又欣慰。
清溪镇关工委、妇联还与清溪小学、乐天幼儿园、“红杜鹃”志愿服务队等合作,动员30多名五老、100多名志愿者策划开展充满童趣的“我是小医生”“乐智小天地”“暑期课堂”等特色活动,增强了儿童之家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今,宣汉全县共建立社区儿童之家18个,他们将以望山社区儿童之家为标杆,为更多的留守儿童服务,为他们打造“亲情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