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五老心理健康工作室”育人又育心
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广元“五老心理健康工作室”育人又育心—— 让青少年“心”光灿烂健康前行 | 参评项目 | 通讯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罗晓庆 | 编 辑 | 李怡霏 | |
刊播单位 | 《关爱明天》杂志 | 首发日期 | 2023年10月刊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关注》 | 作品字数(时长) | 4100字 | |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 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出台的背景下,在全民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当下,应时应景推出此报道,回应了社会关切。在全省挖掘“五老”走上专业化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典型案例,记录了他们头发花白之下依然信念在胸,在“关爱到心”上孜孜以求的故事,凸显了关工委积极探索讲授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关心下一代新领域的作为,真实而充满力量,给出了关工人如何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尽一分力的思考。 | |||
采编 过程 | 深入采访了广元市“王龙心理健康工作室”“姜鸿英心理健康工作室”代表性案例,镜头还原老民警、老检察官现场开展心理辅导的场景,详细了解他们自学考证、深入校园进行心理辅导、个别问题青少年心理辅的故事。 | |||
社会 效果 | 该作品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日益突出、刻不容缓的现状强化了宣传,引起了基层关工委、广大五老和青少年的热烈反响。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年 月 日 |
广元“五老心理健康工作室”育人又育心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心灵 充满阳光,是健康成长的基础。今年5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
如何从“心”出发,呵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人生旅途上心光灿烂、阔步前 行,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摆在了越来越突出的位置。 近年来,广元市关工委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关工委打造“王龙心理健康工作室”“姜鸿英心理健康工作室”,拓宽了关心下一代的新渠道,开辟了新领域。退休老民警、老检察官等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关爱帮扶,在社区、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宣传,与“问题青少年”心灵相约,育人先育心,通过心理咨询、跟踪矫治,化解了这些孩子的戾气、怨气等负能量,引导他们摆正了心态,增强了自我调节能力,从而稳定了一个又一个家庭,助力营造了一片又一片健康和谐的社区。
一场触动心灵的团体辅导课堂
8 月 8 日上午,记者一行走进广元市正德中学,环顾四周,学校建筑比较紧凑,干净的小操场前,是唯一一栋每层走廊都加装了铁护栏的教学楼,二楼外墙上写着“懂得感恩、懂得责任、懂得珍惜、学会做人”红色大字,校门口高墙上的铁丝网泛着忽明忽暗的光,其特殊之处显而易见。这所特殊的学校,主要接收的是有严重不良行为、轻微违反行为、轻微涉罪 的未成年人,这些“问题学生”来这里主要是为了参与矫治教育活动,重塑正直善良的品质,还社会一个健康活泼、自律阳光、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好少年。
该校近年来一直秉持公、检、校共育模式,通过邀请各类老党员、老警察、老法官来做讲座和辅导活动,矫正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道德修养,引导他们“迷途知返”走正道,朝着阳光、正义、健康的方向发展。
这天早上9点,一场别开生面的团体心理辅导课正在进行。来自市 公安局的退休老民警王龙,他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用真挚、朴素的语言,对 30 名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广元市公安局关工委执行主任侯汉等一行观摩了这堂课,并在这里为“王龙心理健康工作室”进行授牌,这意味着在心理健康领域,五老代表的“关工”力量正式加入进来,市关工委、市公安局关工委和市正德中学关 心下一代工作走向了新阶段。
老民警王龙身材瘦削,但头发黝黑,声音洪亮清晰,胸前挂着一个秒表,拿起话筒就开始跟同学们“玩”起来了。“同学们来围着我站成一个圈,伸出左右手,我喊开始的时候,我指定的第一个同学就轻轻捏你右边同学的手,右边的同学感受到他在捏你时,你就立刻捏你右边的同学,直到最后一个人举起手。”
进行了几轮以后,“第一次 40秒,20 秒,8 秒,最后一次 5 秒,同学们,我想问一下,我们为什么能实现越来越快?”王龙意味深长地说:“独行快,众行远。一个人走路走得可以很快,但没有陪伴会感觉到累,走不远,但一个团队前行,我们会去考虑其他人的感受,相互支持相互给予力量,就能走得更远。”
紧接着,王龙让这 30 名学生两个人一组,这两人分别扮演带黑色眼罩的盲人,和不会说话的聋哑人,扮演聋哑人的学生走前面,牵着戴眼罩同学的手,从操场边通往教学楼的梯步上去,穿过教学楼一楼走廊,再绕回操场。过程中,王龙让广播员播放 《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在歌声快结束的时候,同学们都回到了操场中心原点。“同学们,你们害怕吗?”有学生小声说“害怕他摔倒”“没有害怕,因为有人牵着”。王龙教化引领、循循善诱的口吻,很快将同学们带入了情境之中,体会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了解了互助合作在一个集体中的重要性。
引导问题学生 悦纳自我 战胜自我我
王龙给每一位学生发放了一张A4 空白纸,要求学生将纸叠成三等份,最上面的格子画上当下有缺点、有不足的自己,中间画有梦想的自己,最下面的框里画未来的自己。 画完之后,个子最小的男孩站起来发言:“我想以后成为一名技术顶尖的理发师,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父母,还有帮助过我的人。”“掌声送给他!”王龙的大嗓门响彻学校。“工作没有贵贱高低之分,只要你努力奋斗,努力为这个社会添砖加瓦,那就是成功的。”
“我来自宝轮镇,来这里一段时间了,不是很久,我感谢父母送我来这里,我梦想有个工作,过年的时候 能回家和家人在一起……”王龙直 言,这是个有爱心的孩子,言语中流 露出对家的爱。“祝愿你们的梦想早日成真。”这一堂课在一首《感恩的 心》音乐声中结束。
课后,王龙给记者透露,这些孩 子的行为把他吓一跳。当天早上来的时候,在卫生间,“有个孩子做出点 烟的姿势,问我有没有?”王龙没有点名批评,就是希望这些“花臂”文身的学生能通过上他的课和学校的教育活动,慢慢改正过来。“再犯错,就不是来这里了。”该校老师刘丽红严肃 地说。严厉中饱含着关爱,王龙的春风细雨更是对这些学生的拳拳爱心。
王龙于 41岁时开始自学心理学,通过考试,拿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5年前,广元市公安局 就以王龙的名字命名了心理咨询工作室,并在市公安局配置了咨询室及设施设备。近年来,王龙走遍全省十多个市州,开展心理健康科普讲座、矫治活动等。
治愈一个孩子
挽救一个家庭
“是什么力量促使您一直到退休后,还坚持做公益性的心理健康辅 导活动?”记者问。王龙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述了两个孩子在他的干预下康复的故事。最开始接触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中,有一名11岁的男孩子小高(化名)。他特别爱吃手指,这个行为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生活。王龙通过观察、交流,认为 是因孩子在幼儿时期没有吃过母乳,这种缺失藏在潜意识中,在某一 天被唤醒了投射到行为表现中。三四个月的治疗,孩子终于摆脱了这个 不良习惯。
还有个当时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孩子琪琪(化名),王龙对她记忆尤深。孩子的头发无故大把大把地掉,在家长、学校老师的严密监管下,仍没有发现原因。抱着试一试的心理, 琪琪妈妈带着孩子去见了王龙。通过王龙的观察、研究,还有琪琪妈妈的配合,发现孩子是在睡梦中无意识地扯掉头发。通过多次深谈,王龙诊断,是因孩子目睹了自己奶奶和妈妈打得头破血流的场景。当时还报了警,孩子爸爸妈妈也因此离婚了,这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和打击。“她是心理创伤后遗症。”在半年的时间里,王龙常常和孩子做绘画、沙盘 游戏,教孩子释放情绪,还让父母、奶奶加入进来,敞开心扉地跟孩子聊,最后让孩子跟家人拥抱在一起,最终治愈了孩子。 听完故事,记者一行也了然了,王龙为何能坚持把心理咨询事业进 行下去:一个孩子背后是一个家庭,治愈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心理治疗师“姜嬢嬢”
在广元市利州区南河街道石马坝社区,还有个和王龙志同道合的五老,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就是社区人人称赞的“姜孃孃”姜鸿英。她于2010年加入南河街道关工 委,主要负责南河街道家长学校工作,这也是南河街道关工委工作处处渗透心理辅导内容的原因。当日,广 元市关工委和利州区关工委在南河 街道石马坝社区同时举办了“姜鸿英心理健康工作室”授牌仪式。
“一个心理健康工作室就是一个诊所,任务光荣,责任重大。我要继续努力,把工作室开成,真正成为青少年消除心理障碍、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健康心态的连心桥和开心锁。”初次见姜鸿英,在小小的心理健康工作室,71岁的她慈眉善目,脸上总带着笑意,让人有种亲近感。她退休前一直在监狱工作,给很多服刑人员讲过心理健康课。“有服刑人员就跟我推心置腹,如果早点听到您的课,我就不会进来了。”这句话给姜鸿英的触动很大,在退休之后,就把宣讲心理健康及给问题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矫治当成了第一事业在做。
她常常在给监狱服刑人员子女的信中写道:“处事要冷静,做人要守法,对人要有爱心……”她在做心理辅导之余,更是个富有爱心的人。社区困难的家庭她几乎都走到了,还自掏腰包送去慰问礼品。看出困境家庭的孩子有些行为习惯不好的,她都无偿为孩子进行辅导。
一次用爱出发的唤醒醒
8月8日11点左右,突然倾盆大雨。“我心头有点慌,我慌的是他们要回家做饭,记者先采访他们,我留到最后。”顺着姜鸿英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位年近八十、身穿长衫、留着长髭髯、很有古风的爷爷。旁边站着的是他的14岁孙女月月(化名)。月月的妈妈肢体残疾,从小她就跟着外
公外婆、舅舅舅妈生活。上初一之后,经常被学校学生投诉,如不经室友允许拿室友的物品,比较自闭,不爱跟人交流,一说话就得罪人。听过姜鸿英心理健康课的老师,想到了她,便邀请她到校为孩子们做团体心理辅导。姜鸿英把几个孩子围成一个圈,引导每个人都谈自己的看法,被拿东西的孩子表达了气愤和不解,拿人东西的月月坦白了心声,只是因为非常喜欢那个外壳上的小兔子,没有别的想法。互相沟通之后,被拿东西的学生原谅了月月,姜鸿英也给她们讲了月月的情况,月月的室友同学都表达了理解。月月也表示,以后尝试多跟人表达自己的喜好,也在姜老师的教导下,明白了“不问自取即为偷”的事理。
之后,姜鸿英察觉,这个孩子的问题不简单,便主动私下找去孩子的家里,到了她家里,才找到症结所在。孩子的外公就是那位古风味十足的老爷爷,是个十分传统的人,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动辄就“动手”,不喜孩子出门社交,常常把孩子关在家里读书写字。
姜鸿英边让孩子玩沙盘游戏,边给孩子外公上课:“您来看孩子沙盘的摆放,桥下面没有流水,但有桥,有两个小孩没有在桥上相遇,而是在桥的两头打招呼。只是因为你把她与同伴的世界隔离了。可以感受到孩子是希望跟同伴在一起的。”姜鸿英正色说道:“我再一次提醒你,你管孩子的这根绳子要松一松,留时间让她去玩耍,她会在和同龄人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你大她64岁,跟她咋能玩到
一起……”月月外公听完,感慨道: “这是唤醒我了啊!”他表示将积极改正,多放手,让孩子在更广阔的世界飞翔、成长。最后,姜鸿英表达了和王龙一样的愿望,愿天下的孩子都善良、正直,充满正能量。
除了打造五老心理健康工作室,广元市关工委今年还与社会教育机构成立了关工委教育岛 APP,为家长和老师购买了名师讲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质课件,让家长和学生免费学习,为进一步深入宣传心理健康,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尽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