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凤头蜂鹰跌落竹林 成都两名小学生伸出援手:别怕 我们保护你 | 参评项目 | 通讯 |
作 者 (主创人员) | 杨涛、宋潇 | 编辑 | 蔡宇霆 |
刊播单位 | 封面新闻 | 首发日期 | 2023年10月30日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作品字数(时长) | 711字 | |
作 品 评 介
| 该作品契合生态环保大背景,同时又凸显小学生们对大自然元素的了解,对周遭的观察,对生灵的呵护。小切口,好故事,候鸟迁徙季,一场关于回归的承诺在秋日的天空上演。迁飞之路充满艰辛与危险,一只饥饿的凤头蜂鹰跌落在成都大邑县的竹林深处,却幸运地遇上了一群爱心人士。由此展开的接力救助,为这个不幸的故事增加了爱的温度。 | ||
采 编 过 程 | 记者在接到热线电话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联系上了学生,并同学生一起探访现场,在现场全程记录,并随后采访相关专业人士,对小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该篇报道不仅局限于叙事,在后续采访中更是进行科普延展,以小切口故事化传播的方式,凸显未成年人对生态保护的关注。 | ||
社 会 效 果
| 封面新闻全媒体平台刊发后,救助凤头蜂鹰的学生杨一宸所在学校成都市金沙小学利用该校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转发该篇报道,充分肯定杨一宸的行为,并鼓励全校学生以此为榜样借鉴学习,社会反响好。同时,此稿发出后,在成都全市学校内引发热烈讨论,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提升了未成年人生态保护意识。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年6月27日 |
候鸟迁徙季,一只凤头蜂鹰跌落在成都大邑县竹林深处,幸运地遇上一群爱心人士。在成都观鸟会鸟类专家的指导下,凤头蜂鹰得到及时救助并送医治疗。10月30日,两名小学生向封面新闻记者讲述了救援的经过。
10月29日,大邑县鹤鸣镇两河口社区山林里,成都金沙小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小学的两位学生杨一宸和杨瑞午作为观鸟爱好者正在观鸟,发现有只鸟奋力展翅却飞得很低,飞到河流下方面公路边树枝上停留。“会不会是生病了?”杨一宸和杨瑞午在家人带领下寻找,发现了它的踪迹。这只大鸟有着灰褐色的羽毛,展开的翅膀上还有深色的横纹。它努力地用双脚握紧树枝,却不停地调整身体平衡,看起来十分虚弱。
跌落的大鸟在竹林里扑腾的声音,让两位小朋友焦心不已。在家人的带领下,他们爬上山坡,穿越荆棘来到竹林深处。“不怕哦,我们不会伤害你的。”通过近距离观察,比对鸟类图谱,发现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蜂鹰。它体型较小,应该是今年才出生的亚成鸟,外观无明显外伤。按照以往经验,如果任由它停留在这里,可能无法存活。商量之后,大家决定将它送去专业救助机构。经医生初步检查,这只凤头蜂鹰体重不到1公斤,可能是长期饥饿所致。等救助康复之后,将送到相关部门并放归自然。
“‘成都猛禽研究小组’的志愿者进行了连续4年的迁徙猛禽监测,凤头蜂鹰是猛禽过境成都的主力军。”成都观鸟会副理事长朱磊说介绍,在成都龙泉山记录到的迁徙猛禽数量前3名分别是:普通鵟、凤头蜂鹰和雀鹰。春季凤头蜂鹰迁徙的高峰期在5月中旬,秋季则在9月下旬。换句话说,受食物资源随物候变化的影响,凤头蜂鹰在春季相对较晚的北迁,而在秋季则更早地踏上南下的旅程。
【稿件地址:https://www.thecover.cn/news/lPke8pC30MmH90qSdq8J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