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区家庭教育大讲堂开展“三进”见实效

日期:2024-06-28 09:10:00 来源:本站 浏览:1894次


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锦江区家庭教育大讲堂开展“三进”见实效

参评项目

通讯

  

(主创人员)

王媛、叶玉婷

   

文字系列(连续、组合)报道和广电作品不另报编辑

刊播单位

《关爱明天》

首发日期

 2023年2月1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热点——区县聚焦

作品字数(时长)

2611字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习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转变家庭教育理念,从源头出发,改善、解决社会中许多因家庭教育欠缺而导致的青少年失管、失足、失学等现象。2015年,锦江区关工委秉持“家庭、学校、社会”共育新理念,成立了“锦江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家长学校”。将全区的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分为三个板块——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每年实施3个“万人培训计划”,努力为辖区内全体家长提供系统化的公益培训服务,全力构建现代家庭教育体系,着力打造全省家庭教育高地。此作品详细介绍了锦江区家庭教育项目主要内容、活动方式、特色效果等。


采编

过程

组织部署阶段:向项目负责人了解设立背景、活动过程、活动效果。

推进阶段:参与活动,实际体会活动过程,采访活动负责人开展活动的背景、意义等,为写好文章打基础。

总结阶段:整理各种资料,明确写作内容和组织行文,完成创作。

社会

效果

锦江区家庭教育大讲堂“三进”活动自开始以来受到了10余家媒体的共同关注和报道,其中新华社《四川政要参考》刊登了《成都锦江区实施“三进”措施构建家庭教育体系》,央广网、网易、四川日报等媒体的头版头条也刊登了此次活动。本次稿件被《关爱明天》在突出版面采用,把锦江区关工委家庭教育工作在全省推广,得到了一致好评,为全省家庭教育工作做贡献,提升家庭教育意识。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    


锦江区家庭教育大讲堂开展“三进”见实效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点。荀子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  在涅,与之俱黑。”为提高家长对家  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转变家庭教  育理念,从源头出发,改善 、解决社  会中许多因家庭教育欠缺而导致的青 少 年 失 管 、失 足 、失学等现象。2015 年,成都市锦江区关工委秉持  “ 家庭 、学校 、社会 ”共育新理念,成  立了“锦江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家长  学校”,将全区的家庭教育大讲堂活  动分为三个板块——进学校 、进机  关 、进社区 ,每年实施 3 个“万人培  训计划”,努力为辖区内全体家长提  供系统化的公益培训服务,全力构  建现代家庭教育体系,着力打造全  省家庭教育高地。

 

家庭教育进学校——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为做好家庭教育进学校工作

锦江区关工委联合区教育局,以学   、家研会为依托 ,推进全区 44 所  中小学及 40 余所幼儿园成立家长  学校 ,目前成立比例达 90%以上 。 在此基础上,集中开展以家长座谈  为形式的参与式家庭教育专题讲  座,借助学校的品牌影响力,采用由  区关工委聘请家庭教育专家与学校  合作开发课题的方式进行,以求在  了解家长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  性的讲座 。 目前共开展 120 余场 , 覆盖七中育才水井坊校区 、盐道街  中学 、盐道街小学 、川师附小等,受众三万余人次。

近日锦江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家  长学校揭牌仪式及首场家庭教育大  讲堂活动在盐道街中学(高中部)拉  开了序幕 。首场讲座,盐道街中学选  择的话题是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恋  爱问题。《家校育人周刊》主编、二级  心理咨询师彭海萌老师,以《家长如  何陪孩子走入青春岁月》给广大家  长做了精彩讲座 。她用案例说话, 与家长互动,和家长分享了青春期  孩子的身心特点,提供给家长应对  孩子恋爱问题的操作指南——事前  “ 防‘爱 ’于未然”,事中“潜移默化”, 事后巧妙“善后”。“这样的讲座太好  了,有针对性 、实用性,让我们受益  匪浅。”聆听了讲座的家长纷纷表  示 。家长在这样的讲座中,听理论、 得方法、学步骤,他们深感这样的家  庭教育讲座正是自己需要的。

家庭教育进机关——

家和万事兴,争当“三好生 ” 由锦江区关工委发起,区委组织部、区总工会共同实施以“家庭教育 ” 为主题的干部培训项目,率先将家庭    建设和家庭教育的内容纳入锦江区    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开了国内干部教    育培训工作先例 。机关干部同样为    人父母、为人子女,家和万事兴,如果    “后院起火”,干部很难全身心地投入    本职工作 。锦江区关工委执行主任    黄友竹特别语重心长地提出:“希望    机关干部做一个‘把子女教育好、家    庭 经 营 好、职业发展 好’的‘ 三好生’。”结合机关干部年龄跨度很大 、需求参差不齐的特点,锦江区关工委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幸福三原色 ”的    全套培训计划,设计了 A、B、C 三个    学习套餐 ,共 21 个专题 ,内容包括    “ 自我成长、婚姻家庭、亲子教育 ”三个部分,课题如《幸福婚姻秘诀》《情 绪管理带来幸福人生》等,目前共开 展 30 余场,受众涵盖全区 3000 多个 机关干部。

许多干部参会后 ,表示培训内  容生动实用、实践性强,回家后学以  致用,在规范孩子的行为以及和孩  子的沟通上,都取得了以往不曾有  的好效果 。机关干部王大姐遇到了  读八年级的儿子厌学的问题,孩子  每天不去学校,出了家门就去书城  看书,据她描述:“如果去书城里堵  孩子,这么大的儿子,扭头走了,拖  都拖不回来。”家人一筹莫展,她跟  同事领导聊起这事儿就愁眉不展, 正在这个时候,机关干部的家庭教  育培训开始了,在讲座中,王大姐了  解到孩子厌学有深层次的内在因  素,与多年来家庭内部的亲子关系  有极大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  靠讲几句道理就可以办到的,而需  要系统地心理辅导,增加孩子内心  力量,提升孩子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的能力,王大姐在讲座结束后联系  了主讲导师,导师帮助了她和孩子, 帮助全家渡过了这个难关。

家庭教育进社区——

讲隔代教育,求扬长避短

城市家庭“双职工 ”非常普遍 , “ 隔代教育 ”是一个回避不了也绕不  开的话题,结合当前隔代教育出现  的误差性、独生子女教育的特殊性, 将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办进社区 。按照方便听众的原则,讲座精心选择  开课时间,在小区 、在院落 、在家门  口,让听众不需跑多远的路、不耽搁  家务事,就能听到一场场精彩的讲  座 。进社区坚持大中小型讲座的有  机结合,大型讲座采用由区关工委  主办、街道关工委承办,区关工委聘  请专职讲师授课,街道关工委组织  辖区居民群众及家长参与的形式, 力求达到参与人员多 、讲课效果好  的家庭教育目标。

在社区开展“隔代教育 ”讲座时, 陈婆婆和王大爷正认真聆听。“爱而  有度,恩威并重。”在讲座上,主讲老  师以《好习惯 好未来》为题,讲解了  孩子是一棵幼苗,需要阳光和雨水的  滋润,需要大人的精心呵护 。与此同  时,他们也需要经历风吹雨打,才能  傲然挺立,茁壮成长。“原来对孩子必  须恩威并重,关爱与严厉结合。”听了  讲座,两位老人认识到了过分溺爱只  会使孩子今后更加任性、跋扈 。要慈  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看来儿  子儿媳的要求还是对的,要当好爷爷  奶奶还需要不断地学习。”趁着与孙  子通电话的机会,陈婆婆和王大爷主  动与儿子儿媳讲了参加“家庭教育进  社区 ”讲座的感悟,并就孙子今后的  教育进行了交流沟通,达成了相互取  长补短的共识。

后疫情时代——

探索线上家庭教育新模式

2020 年初,全国大中小学由于疫情原因推迟开学,面对巨大的在线 学习需求,区关工委将家庭教育大讲 堂“进学校 ”板块以线上线下相结合 方式开展,面向全区中小学开展了 10 余场线上家庭教育讲座,共计覆 盖四万余人次 。授课老师围绕“亲子 沟通 ”“阅读的重要性 ”等热点课程进 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从专业角度 剖析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及如何解决 。线上讲座通过微信 等平台扫码可直接进入直播,上课时 可与老师互动,及时提出问题,且保 存链接即可在半年内无限次回放,效 果良好。

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  家庭中落地生根,锦江区关工委联合  区教育局对全区中小学家长及教师  开展分学段的家庭教育线上培训 建立区、学校、班级三级“家长学校专  业化建设 ”构架,支持中小学、幼儿园  家长学校专业化建设,构建家校社协  同育人教育机制 。 目前共开展线上  培训 60 余次,覆盖三万余人次 。为  普及“三法 ”工作,提升全区青少年及  其家庭知法懂法的意识,锦江区关工  委联合区法院、区检察院、区教育局  等开展“云学锦江 ”青少年普法教育  实践活动。“通过线上亲子互动参与  形式,观看宣传教育动画视频,完成  云端虚拟地图闯关游戏等方式,营造  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  氛围,建立锦江区数字普法学习阵  地,起到‘广参与、大影响、低门槛 ’的  效果。”黄友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