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小学生“作息令”下发一个月 记者实地探访:午休延长 体育活动增多

日期:2024-06-28 10:56:00 来源:本站 浏览:2020次


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成都中小学生“作息令”下发一个月 记者实地探访:午休延长 体育活动增多

参评项目

通讯

 

(主创人员)

赖芳杰

编辑

龚爱秋

刊播单位

华西都市报

首发日期

2023年11月30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华西都市报第6版

作品字数(时长)

1915字

  

 

2023年,为响应国家落实“双减”精神和“五项管理”要求,成都市下发了《关于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要求学校做好行课安排、午间休息、课后服务、就寝时间,把课余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家庭、把作业留在学校。

  “作息令”下发已一个月,学生真切感受到作息的变化了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前往成都市武侯区、高新区、龙泉驿区等学校进行了实地探访,发现了新变化。

中小学生课间休息被占用,已是孩子们的“痛点”。社会各界和主管部门也关注到这是亟需改变的局面。在选题策划之初,取样“作息令”下发一个月的节点,实地探访成都多区多所学校。从现象到变化再到儿童教育专家点评与分析,由面及里,有深度有思考也有互动。

 

 

   此文同步发表于封面新闻客户端和华西都市报,累计阅读量达12人次,并由今日头条、百度等多家平台转载,传播数据好。选题紧抓社会关注热点,引起共鸣与广泛探讨,并形成持续关注趋势。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年627


成都中小学生“作息令”下发一个月 记者实地探访:午休延长 体育活动增多

为落实“双减”精神和“五项管理”要求,成都市10月31日下发了《关于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要求学校做好行课安排、午间休息、课后服务、就寝时间,把课余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家庭、把作业留在学校,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作息令”下发已一个月,成都各区(市)县学校有哪些推进措施?学生真切感受到作息的变化了吗?11月29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前往武侯区、高新区、龙泉驿区等学校进行了实地探访。

“作息令”

要求把课余时间留给学生

  把课余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家庭,把作业留在学校,看似简单的要求,真正落实并不简单。记者梳理发现,关于学生作息时间保障,这并不是成都市第一次施行的新规定。

  比如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的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

  此次“作息令”则是成都市教育局结合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学生作息的有关规定,并按每天行课、午休、离校顺序进一步梳理的结果,对行课安排、午间休息、课后服务、就寝时间等方面进行有序调整。比如,保证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一小时,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眼保健操。适当延长课间休息时间,不得“拖堂”、不得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严禁占用学生午休时间进行讲授新课、集体补课、集中答疑、布置作业或组织考试等。

落实

开展各种运动项目和游戏

  课间十分钟,怎样留给孩子?在龙泉驿区向阳桥小学,创新的课间活动形式,自带“野趣”。手影戏、抽陀螺、你比我猜、真心话大冒险、五子棋、课间演唱会,这些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撒欢。除此之外,还有“自由搏击操”“武术街舞韵律操”“一分钟跳绳”“师生冬季长跑”等项目补充到体育锻炼中。

  龙井小学则保证了上午、下午各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每天的大课间,体育教师都精心设计内容,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创设了“固定+选择”的“组合套餐”。内容既有身体素质练习,又有传统文化学习,还有学生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和游戏,如老鹰捉小鸡、丢沙包、踢毽子、跳格子、跳皮筋、滚铁环等。

  武侯区的校园里,个性化的锻炼也受到学生喜爱。在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上午设置了30分钟大课间,孩子们除了做学校统一组织的眼保健操、课间操等,还可根据班级特点做个性化的锻炼,如跳绳、短跑、高抬腿等体能训练。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下午第三节课后,学校分年级增开了40分钟足球联赛。

  课间休息有了变化,午间休息又执行得如何呢?在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学生午休约定为“幸福课程”。依据脑科学知识,学校科学设置学生午休课程时间(13:00—14:00),指导班级积极运用轻音乐,帮助学生舒缓大脑、快速入眠。同时,每个班级安装了遮光窗帘,班级家委会为孩子准备午休枕、午休被等。午休工作管理小组每天巡查,对各班级午休进行评价。

观点

孩子应该比的是充足睡眠

  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会会长高善峰认为,“课间10分钟”的回归应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还有哪些是应该还给学生的?在追求高分数和优异成绩的同时,我们的教育是否忽视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寻找解决方案,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全面、快乐的学习环境。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仅有利于家校协同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工作休息、减轻教师负担。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李静教授则认为,在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孩子应该比的是充足睡眠。“有研究显示,儿童夜间睡眠持续时间不足10小时的比例达到了77.0%,并且有的孩子睡眠时间延迟到了21:30—22:50。睡眠不是小事,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在睡觉期间,正在完成大脑内部突触、神经元的快速发育和连接,也就是说,睡眠正是孩子大脑神经发育的黄金时间。”李静表示,睡饱睡够,孩子的学习就已经赢了一半。

  黄英军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受访者供图

  【稿件电子版地址:https://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231130/2048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