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呵护孩子,他“动真情、动真格” | 参评项目 | 通讯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龚建琼 | 编 辑 | 文字系列(连续、组合)报道和广电作品不另报编辑 | |
刊播单位 | 关爱明天杂志 | 首发日期 | 2023年7月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2023年07月刊 五老风采 | 作品字数(时长) | 1368字 | |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 呷绒仁青都记不清去了巴措家多少次,只在后来听巴措的邻居谈起,他们以为呷绒仁青是巴措的亲戚,万没有想到他是一名退休干部,还是一名“五老”志愿者。邻居们都对呷绒仁青坚定执着、用心用情、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近年来,呷绒仁青先后结对帮扶了6名困境青少年,通过物质慰问、精神鼓励、思想教育、感情关怀等方式,捐助物资和现金折合约10000余元,并带领全县五老干部开展开展红色宣讲、情绪疏导、关心关爱等活动20余次,持续发挥为困境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作用。 | |||
采编 过程 | 本作品由龚建琼全程跟拍,并通过关爱明天杂志通过图文推送的方式进行了宣传报道。 | |||
社会 效果 | 本作品在关爱明天杂志刊登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有效的宣传了白玉县关工委的工作,同时也呼吁了大家关心关爱未成年人。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年6月30日 |
关心和爱护青少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甘孜州白玉县21名五老志愿者更是一支守护青少年的重要力量,他们有信仰更有力量、有情怀更有担当、有爱心更有温度。其中五老之一—一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呷绒仁青,在关心呵护青少年上更是首当其冲、义不容辞。
2018年初,呷绒仁青深人全县22所中小学校,详细了解学生特别是困境儿童的家庭和学习情况,竭力发挥一丝余热,尽献一己之力。在走访过程中,呷绒仁青了解到女孩巴措(化名)家境贫寒,父亲出家当了喇嘛,母亲因车祸去世,爷爷更是体弱多病。虽然在脱贫攻坚期间享受了贫困扶持政策,家庭条件有所好转,但年幼懂事的她却萌生了辍学的念头。对此,呷绒仁青心生怜悯,主动向县关工委申请结对帮扶巴措,并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帮她渡过难关,助她健康成长。
据呷绒仁青回忆,在2018年4月底,他从学校得知巴措因病请假后没有按期返回学校学习。身为本地人的他一想就明白了孩子没有返校的原因,料定女孩是因为采挖虫草、照顾家庭放弃了学习机会。第一时间到巴措家去看望慰问、了解情况,事实果然跟他预估的一样。巴措的父亲告诉他:“村上的虫草资源比较好,经济效益比学习效益来得快,加上家里有些牦牛,需要巴措帮忙放牧。”在呷绒仁青谈及让孩子继续上学时,她父亲面露怒色,表示自己家的事情不需要别人来管,坚决反对女孩继续上学。同时,巴措也自愿表示想在家里分担家务,照顾爷爷。
呷绒仁青对巴措的学习十分着急,既是本地人更是过来人的他深知教育对改变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他频繁深入巴措家中,一方面,用他自己的经历和身边的案例,耐心地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讲述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用一些故事激励巴措,教育引导其放长眼光,用学习成绩来报答家人、改变家境。最后一次到巴措家时,巴措的家长也因呷绒仁青的“固执”改变了想法,主动将巴措送回学校继续接受教育,呷绒仁青也承诺将竭尽所能帮助他们。自2018年以来,他经常向老师了解巴措的学习情况,一有时间就会到校关心关怀,特别是在每年“六一”儿童节都会到学校看望巴措。6年来,呷绒仁青一直在践行承诺,累计为巴措送去现金和学习用品折合6000余元,早已把巴措当成自己亲孙女来对待,巴措也改口,亲切地称呼呷绒仁青为爷爷。
近年来,呷绒仁青先后结对帮扶了6名困境青少年,通过物质慰问、精神鼓励、思想教育、感情关怀等方式,捐助物资和现金折合约10000余元,并带领全县五老志愿者开展红色宣讲、情绪疏导、关心关爱等活动20余次,持续发挥为困境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作用。
呷绒仁青的所作所为是白玉县广大五老志愿者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白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县关工委的统筹组织下,县上的五老志愿者主动各展所长、持续发挥余热,在关心和爱护青少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路上闪耀“银色”光辉,以己之能引导未成年人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