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一座城市 打造核能护国重器 | 推荐单位 | 绵阳市关工委 |
作 者 (主创人员) | 伍 军 | 编 辑 | 张鹏 |
刊播单位 | 人民日报 | 首发日期 | 2021年6月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人民号 | 作品字数 (时长) | 1653字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位于绵阳市梓潼县长卿山里的中国两弹城,1965年三线建设时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从青海原子城内迁至这里,邓稼先、于敏、朱光亚等9位“两弹一星”元勋、16位院士、2万余名科研工作者扎根于此,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相继完成原子弹、氢弹的设计方案,指挥完成22次核试验。两弹城作为“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摇篮,激励着无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攻关、再创辉煌 | ||
采编过程 | 中国火炬杂志记者走访了两弹城,采访了市关工委科技工作团五老志愿者张光明。 | ||
社会效果 | 感受老一代科技人员的强“核”之志;感受“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感受作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带给青少年的“两弹一星精神”、科技精神和强国之志。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2年 月 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https://mp.pdnews.cn/Pc/ArtInfoApi/article?id=21316416
中国火炬
2021-6-17 · 《中国火炬》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管主办,作为全国性综合月刊,始终以离退休老同志和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热情讴歌关心下一代事业中的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已经成为交流经验的平台,传递信息的渠道,老少互帮的纽带。以培育青少年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搭建舆论平台。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2021年6月17日,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站在这曾经的“神秘之城”,我们联想到已经上九天揽月的空间站,联想到已经下五洋捉鳖的“奋斗者”号。今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54年,自强不息!
本文节选自《中国火炬》2021年第6期《本刊特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策划报道之三——颂伟业”)
原标题:一座城市,打造核能护国重器——本刊记者走访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两弹城
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长卿山里的中国两弹城,曾经是一大片被红砖墙包裹的神秘之地。1965年8月三线建设时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从青海原子城内迁至这里,邓稼先、于敏、王淦昌、朱光亚、陈能宽等9位“两弹一星”元勋、16位院士、2万余名科研工作者扎根于此,历经23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相继完成原子弹、氢弹的设计方案,指挥完成22次核试验。2014年,两弹城被认定为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2017年,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两弹城作为“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摇篮,激励着无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攻关、再创辉煌。
5月11日,记者来到这里,近距离感受老一代科技人员的强“核”之志;感受“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感受作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带给青少年的“两弹一星精神”、科技精神和强国之志。
“我参与了我国同步通信卫星配套核心器件——5公分开关、‘东五’‘巨浪’‘遥感’配套课题的相关研究,参加过21715、21716两次核试验。”张光明,1948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曙光机电厂技术副厂长,现在是绵阳市关工委科技团团长。作为曾经在两弹城工作过的他,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让我们肃然起敬。
张光明告诉记者,绵阳是一个科技城,多年来市关工委坚持把“两弹一星精神”、科普教育带进学校,带给孩子。为此,2012年曾是国家空军特级飞行员的黄仕平找到了张光明,与原长虹总工程师卓荣邦,还有长期从事航天和航空遥感地质研究的高级工程师杨恒书等一批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组成了市关工委科技工作团,向青少年进行科普兴趣教育和“两弹一星精神”宣讲。
“娃们最喜欢听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故事,邓稼先、王淦昌等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故事。”
“当我讲到中国人不蒸馒头要争口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撼世界,娃们会情不自禁地说一句,‘咱中国真伟大’时;当我讲到邓稼先在原子弹试验失败后,毅然决然进入极度危险的试验区中心寻找失败原因,并最终发现原来是空投原子弹的降落伞没有打开,娃们表现出非常悲痛的神情时,我就感到无比的宽慰。因为我知道,我的宣讲抓住了孩子,触动了娃们的心,是有效果的。”张光明告诉记者,讲两弹城的故事,就是要让娃们知道,“两弹一星”的问世是老一代科技工作者从苦难中奋斗出来的,不仅要有向上攀爬的科研精神,还要有勇往直前的决心和信心。娃们不能忘记这些功勋,更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精神。
“不入党我就不退伍”“我只有初中文化,我下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接触张光明,感触最深的是他身上有一股劲,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张光明对记者说,这就是两弹人的一股劲头。“美国人想卡我们的脖子别想,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张光明最后说,有生之年,他要将所知道的,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一生的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故事一直讲下去,希望娃娃们能以这些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科技工作者们为榜样,努力学习,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