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探索“社家校”共育模式 为孩子快乐成长搭建平台 | 推荐单位 | 德阳市关工委 |
作 者 (主创人员) | 周韵 | 编 辑 | |
刊播单位 | 今日绵竹 | 首发日期 | 2020年12月1日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作品字数 (时长) | 1394 |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
采编过程 | |||
社会效果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1年 月 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11月15日上午,由剑南街道西南社区、大西街春溢小学联合举办的快乐周末“社家校”活动拉开帷幕,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挥舞着手中的旗子,唱歌、跳舞、诗歌朗诵,现场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为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今年以来,剑南街道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全面启动“社家校”有机结合大教育工作,并在各村(社区)广泛开展青少年关爱活动,探索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社家校”共建模式。同时,针对青少年特点,在节假日开展舞蹈、体育、作业辅导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社家校”共谋育人良策、共推专业发展、共促学生成长。
“社家校”共育模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剑南街道板桥集镇社区文化站图书室宽敞明亮,电脑、图书、桌椅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翻看手中书籍,遇到不懂之处,还不忘虚心请教旁边的工作人员。
今年7月初,剑南街道、板桥学校联合举办了夏令营活动。走进剪纸班,只见同学们刻刀翻飞、纸屑纷落,伴随着刻刀的起起落落,不一会儿工夫,一张张单调的彩纸在学生手中变成了鲜活的作品。
板桥集镇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肖吉琴告诉记者,为推动“社家校”共建模式良性发展,自今年6月以来,社区通过开展家校互动主题活动,提供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共性问题解决、家校沟通等服务,全面提升家长教育理念、优化家庭生态、提高教育能力,得到了很多家长的好评。
据悉,为确保“社家校”活动质量,剑南街道各村(社区)及时整合资源,组建“五老”志愿队伍27支,巾帼志愿者队伍22支,青年志愿者队伍20支,志愿者总数达到1000余人,确保了各种活动的开展。同时,及时了解假期学生生活学习状况,指导家长尊重学生的健康情趣、个性特长,科学合理安排好假期生活,让“社家校”合作有实效、有温度。绵竹市大西街小学、大西街小学春溢校区、南轩小学、大西街小学板桥校区四所学校先后抽调在职老师36名,组成教师志愿者队伍,分片区为孩子们授课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丰富活动内容 家长纷纷点赞
初冬时节,在剑南街道五星村竹篱人家生态社区,40余名学生和家长代表在五星村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边参观,一边了解村上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上每个月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创新开展‘社家校’有机结合大教育工作,动员更多力量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让孩子健康成长,生活多姿多彩。”五星村妇联主席尹显琼说。
据悉,为丰富“社家校”活动内容,剑南街道各村(社区)结合实际,每半个月开展一次“快乐周末”活动,内容涵盖家庭作业辅导,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听“五老”讲故事等,既把孩子们的周末管起来,又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积极开展“大手牵小手”、“五老”人员结对帮扶活动,让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感受到陪伴的温暖;大力宣传推广“10元·微爱”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关心下一代,社会关爱的力量越来越大。
今年9月,家住金隆村3组的华华(化名)因和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产生了厌学情绪,村上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立即给孩子送去关心关爱,邀请她加入“社家校”活动,并及时协调学校和老师解决难题。在大家的关爱下,华华变得阳光自信了。
“通过‘社家校’活动的开展,社会、家庭、学校各自为阵格局正在逐步改变。”剑南街道关工委副主任付兴海表示,剑南街道将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组织、培训机构之间的合作,丰富活动内容和载体,共促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