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四川已成立关心下一代基金会22家 为青少年提供贫困救济助学助医 | 推荐单位 | 四川日报 |
作 者 (主创人员) | 陈婷 | 编 辑 | 张扬 詹萍 |
刊播单位 | 四川日报 | 首发日期 | 2020-01-19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3版 | 作品字数 (时长) | 1100字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是关心下一代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社会公众对其并不了解。这条消息没有仅仅满足于通报数据,而是通过扎实的采访,对数据背后的新闻进行挖掘,进一步揭示了四川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的发展历程、存在意义,对读者关心的关心下一代基金的募集资金用途、使用及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积极回应。 | ||
采编过程 | 在省关工委召开的关爱基金工作座谈会上,作者获得了“全省已成立关心下一代基金会22家”这一线索,会后,作者又围绕该线索进行了补充采访,形成了这篇文章。 | ||
社会效果 | 本文使广大读者全面认识、了解了四川的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有利于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持续、稳定运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搜狐网、凤凰网 等知名网站转发本文。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1年 月 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本报讯(记者 陈婷)近3年来,在省关工委领导下,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共募集关爱资金2996万元,其中现金2416万元、非现金580万元。这些资金为全省关工委深入持续开展助力脱贫攻坚精准助孤帮困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这是记者日前从省关工委获悉的。
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成立于2010年,是我省第一个关心下一代基金会。9年来,在全省各级关工委的努力下,我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已发展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公益慈善组织,其中包括1家省级基金会、18家市级基金会、3家县级基金会,实现了从少到多、由点到面的转变。
“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是关心下一代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相关工作的有效补充。它之所以能够赢得社会的认可,最根本在于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服务广大青少年。”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官权说,目前,我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已初步形成以省级以上基金会为主体,以市、县两级基金会和各级各类基金为补充,登记管理机关加强规范引导,关工委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指导的良好发展格局。
除定向捐赠外,这些爱心资金的每一笔支出都需要经过双重审议:需开展的项目先提交各级关工委主任办公会商定,重点是围绕关工委“五助一帮”帮扶工作部署来开展工作;按照主任办公会议形成的方案,提交基金会理事会决议通过,秘书处予以实施。
为青少年提供贫困救济、助学助医是关爱基金使用的重点方向。具体说来,主要包括4个方面。
开展立德树人活动。全省各级关心下一代基金会连续9年参与组织全省万名青少年夏令营公益活动,受益学生近15万人次。
开展教育扶贫。各级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以教育扶贫为主战场,开展捐建“关爱图书室”“栋梁工程”“圆梦工程”等活动传递关爱,帮助广大农村贫困地区青少年坚定脱贫志向,接受良好教育。
积极促进儿童健康。受经济发展和当地医疗水平限制,部分贫困家庭儿童患重大疾病后难以得到及时救治。为帮助这部分孩子,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积极开展儿童助医项目。仅2010年,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就联合慈善总会和省红十字会筹资300多万元,面向1000余名脑瘫儿童开展义诊,免费为350多名农村贫困脑瘫儿童提供住院手术治疗。
关爱保护重点群体青少年,积极参与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2018年,全省各级关工委共筹措资金1亿多元,捐助学校62个,资助留守儿童86万人次、贫困学生1万人次,组织30万名五老志愿者结对帮扶56万名儿童。
如何进一步发挥好基金会作用,汇集爱心力量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持?今年,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正在考虑新的联动方式:与省内各级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结盟,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力合作形成合力,进而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