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爱润花开 我心灿烂 | 推荐单位 | 凉山州关工委 |
作 者 (主创人员) | 李小洁 | 编 辑 | |
刊播单位 | 《关爱明天》杂志 | 首发日期 | 2021年11月刊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作品字数 (时长) | 1296字 |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本作品围绕普格县全力保障“特殊”困难儿童受教育权,从建立组织构架、保障教育资源、提供优质服务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全力普格县教育局、妇联、团县委、司法部门等高度 重视“特殊”儿童,并倾情助力成立联合成立普格县特殊儿童少年教育帮教专家委员会。构建以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教育格局。尤其注重与特殊儿童交心谈心,努力实现“思想上解惑、生活上帮助、学习上提升、精神上慰藉”的目标。 | ||
采编过程 | 实地调研采访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荞窝镇中心校的特殊资源教师苏正安。 | ||
社会效果 | 本作品在《关爱明天》杂志和关爱明天网上刊登,引起一定的社会效应,让“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得到社会更进一步关注。 | ||
领导签名: 沈明祥 (推荐单位盖章)
2022年3月28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这是初秋的一个普通下午。眼见时间已经快到五点,苏正安加快了一些脚步,匆匆忙忙赶往离学校约10公里远的洛哈村的一户人家——他要赶着去给这家人的2名特殊儿童上课。
苏正安是凉山州普格县荞窝镇中心校的一名特殊资源教师,同时还兼任着学校彝语课的教学任务。近几年,荞窝镇有不少从其他乡镇自发搬迁来的贫困户,这些贫困户家庭至少都有3个以上的学龄儿童。据统计,这些孩子中有50多名不同程度的特殊儿童,而这些特殊儿童,很多家庭又特别困难。因此,如何保障这些孩子的受教育权,就成了普格县关工委五老们尤为“挂心”的问题。
为切实解决特殊儿童就学问题,近年来,普格县关工委借力脱贫攻坚,积极推动党建带关建,发挥组织优势,联动教育、妇联、团县委、司法等相关部门履行相应职责,全力保障县域内特殊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如今,普格县由县教育局牵头,联合成立县特殊儿童少年教育帮教专家委员会,成立临时党委,由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任党委书记。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负责制定、落实帮教方案责任,在全面摸清县域内特殊儿童少年分布情况后,指定14所学校挂牌成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14所,每所资源教室按不低于4万元标准配备设备设施和“资源教师”2名。构建以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教育格局,建立特殊儿童师生结对制度,对不能到校上课的特殊儿童,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党员教师,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送教上门。送教课程涵盖语数外、音体美、思政等基本学科,尤其注重与特殊儿童交心谈心,努力实现“思想上解惑、生活上帮助、学习上提升、精神上慰藉”目标。时至今日,已累计送教上门420余人次。
苏正安老师就是应特殊教育需求而主动承担“送教上门”的特殊资源教师之一。作为一名有着31年党龄、从教37年的老党员、老教师,他义无反顾地挑起了为荞窝片区50余名特殊儿童上课的重任。“我就是荞窝本地人,又懂彝语,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就是想好好地给这些娃儿讲点课,教他们能认点字、算点数,慢慢地引导他们爱学习。”苏正安说,“其实这些娃儿很多都很聪明,也很想读书,我就是尽自己我能,去帮助关心爱护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关心关爱他们。”
“我喜欢读书,我喜欢苏老师,我想成为苏老师这样的人。”受帮助的特殊儿童小兵(化名)倚靠着苏正安开心地说。
据悉,普格县正在积极协调东西部协作项目落地落实,建立特殊儿童帮扶奖学金项目。目前已组织团县委、县妇联、县司法局等单位,在县文化广场、乡镇开展特殊儿童司法援助、教育权保障等宣传宣讲4场次。并利用上海同一苍穹下公益基金覆盖帮扶特殊困难儿童3名,积极鼓励更多爱心人士、慈善组织加强对特殊儿童少年捐资助学等公益事业,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特殊教育的良好氛围。
“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权,是教育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我们竭尽所能地为特殊儿童提供学习场地、师资,争取把我们普格本地的特殊儿童教育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努力成长为能自立自强的人。”普格县教育和体育科学技术局局长、县关工委委员比补子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