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28.5万人、留守儿童2.75万人,县委县政府把关爱呵护留守儿童视为一项重要工作,秉持“组织起来、共享起来、文明起来”理念,探索建立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学校,实现周末和各小长假期间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解决了外出农民工长期担忧在家孩子无人照料等急难愁盼问题。
多方联动“齐参与”用情聚合力,“三个强化”建起爱心学校共筑温馨家园。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成立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学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县—乡镇—学校”三级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16个试点学校的统筹指导,定期协商解决重难点问题。二是强化阵地保障。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校现有校舍、场地、师资等资源,完善住宿、餐饮、游戏活动、洗浴、安全防护等基础设施,设立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室和亲情视频通话室,升级打造图书室、体育、音乐、美术等场地,让留守儿童吃得好、睡得好、活动开展得好、安全保障得好。三是强化制度管理。研究出台《关于推动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学校、辅导教师、工勤人员、寄宿学生相关制度,及时更新留守学生关爱服务日志,如实记录各类工作和活动开展情况,做到寄宿托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活动有记录。
周末假日“不暂停”用爱伴成长,“三个关注”点亮学生周末假日幸福生活。一是关注成长用心辅导。围绕“德育培养、法治教育、学习提升”关爱服务,轮流安排2—4名不同科目任教老师陪伴辅导,科学设置周末假日课程,重点开展品德培育、爱党爱国爱家乡、党史及红色文化、法治等教育活动,每天进行2个小时内的作业辅导或新课预习,促进留守学生各项素质全面提升。二是关注健康暖心育人。围绕“兴趣激发、亲情交流、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根据留守学生爱好特长组建不同的兴趣小组,开展体育、音乐、美术、书法等多样兴趣活动,周末定时组织亲情电话和亲情视频交流,常态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摸底,配备心理辅导教师、“双报到”党员志愿者适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让留守学生感受跟多关怀与温暖。三是关注日常细心守护。围绕“生活照料、安全管理、困难帮扶”关爱服务,利用公益性岗位聘请1名厨师、1名童伴妈妈和1名保安,负责寄宿留守儿童食宿和管护工作,落实周末安全监管值班领导,坚持每日查寝、餐餐留样、按时巡逻确保学生安全。积极募集爱心社会企业、两新党组织捐款捐物,通过政策帮扶、学校帮扶、社会帮扶、部门支持等方式,努力为寄宿困难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点滴关怀“显大爱”用心解难题,“三个维度”凸显关爱成效展现重大意义。一是让学生更好成长。留守学生周末寄宿期间作息规律,用餐营养科学,分学科、分小组组织“学业辅导+德育教育+社会实践+趣味培养”等关爱活动,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学习成绩普遍提高,兴趣爱好健康丰富,道德品质全面提升,全天候有陪伴、有保障、有乐趣,真正做到健康成长、快乐成长。二是让家长更加放心。利用“童伴之家”班级微信群,定期分享学生辅导课程安排计划和学生活动照片,周末安排1小时的亲情关爱时间,组织学生与父母视频聊天,让家长全面掌握孩子情况,建立更加紧密的亲情关系,消除在外务工父母担忧,安心工作促进家庭经济收入增加。三是让学校更有温度。通过实施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服务,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帮助留守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个个爱心在寄宿学校遍地生花,学校声誉逐步提高,吸引了更多周边乡镇留守学生入校,给乡村学校带来了“活力”和“人气”。
来源:宣汉县关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