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汶川县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充分发挥五老优势,深入实施“五大青苗行动”,不断推动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青苗红色基因传承”行动,提升理想信念。始终把握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政治使命,统筹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推动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教育常态化。组织五老宣讲团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25场次,“感恩教育”“红色教育”宣讲18场次。围绕“老兵永远跟党走”讲述红色故事、宣传国防教育知识9场次,教育青少年5000余人次。制作并组织全县青少年观看离休干部口述历史记录片《红色精神高地上的“南下光芒”》。
聚焦“青苗牵手培育”行动,提升道德素养。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引导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20场次、340课时。开展“汶川县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巡展”进校园、进社区主题活动23场次,“汶川人讲汶川故事”系列活动15场次。组织师生参加四川省“文化传承·强国有我”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选荐20件优秀作品参加省州比赛。举办首届“汶川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选优秀作品70件。
聚焦“青苗关爱帮扶”行动,提升人文关怀。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作用,争取各类社会资源,深入开展助学、助困、助残、助孤等关爱帮扶活动,帮助困难青少年自立自强、成长成才。建立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三优先”制度,为全县131名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和联系卡,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常态化开展“五助一帮”资助贫困青少年215人、33.46万元。
聚焦“青苗法治守护”行动,提升教育实效。始终坚持把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提高青少年法制观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开展“护校安全”“反诈进校园”活动,推行“高峰勤务”和“护学岗”机制,服务青少年3200余人次。以“新雨计划”为载体,开展送法进校园“护苗”行动11次,累计送法进课堂110余课时。先后开展校园周边安全检查150场次,校园食品安全检查297场次。
聚焦“青苗阵地建设”行动,提升平台能级。按照“因地制宜、积极作为、创新特色、全面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整合区域青少年阵地资源。大力实施汶川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关工委主阵地提升改造工程,积极打造五老工作室。高质量完成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强国有我·青少年活动中心”提档升级。建成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的镇村学校少年宫10所,开展留守、困境儿童等特殊学生教育关爱行动60余场次。
来源:汶川县关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