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眉山市老教师伍万银 扎根村小四十载 只为村娃走出大山

日期:2022-03-30 15:17:00 来源:本站 浏览:2316次


第九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眉山市老教师伍万银 扎根村小四十载 只为村娃走出大山推荐单位《关爱明天》杂志社
作 者
(主创人员)
李怡霏编 辑莫尔佳
刊播单位《关爱明天》杂志社首发日期2021年8月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五老风采作品字数
(时长)
2500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2021年“七一”前夕,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眉山市洪雅县五老伍万银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文章讲述了伍万银这位扎根村小四十载的老人,从青春年华到花甲之年,努力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使命,默默耕耘着这块小小天地,只为小树成林。
采编过程作者通过多种方式与伍万银沟通、采访,并收集各方文字、图片资料,结合本人采访记录,最终成稿。
社会效果伍万银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也是洪雅县关工委优秀五老,他的获奖给其他五老带来极大的鼓励效果,他的事迹也鼓舞了更多五老投身关爱事业,为下一代尽心竭力。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2年  月  日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眉山市老教师伍万银 扎根村小四十载 只为村娃走出大山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眉山市老教师伍万银


1.jpg


人物名片》》》


伍万银,男,64岁,中国共产党员。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镇沙湾村小学退休教师,县关工委五老志愿者。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伍万银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获奖感言》》》


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得到这份荣誉,既然选择了做教师,教书育人就是本分。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扎根边远山区的肯定。更是最大的鞭策和鼓舞,使我更加坚信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心一意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余热,保持党员本色,高标准严要求,为家乡建设和教育事业做出最大贡献!


伍万银的脚微跛,走快了就不行,按照他的说法:“一遇到天气变化就痛得难受。”


今年“七一”前夕,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伍万银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站在人民大会堂前的他,虽然已不再年轻,却身姿挺拔、精神十足,透出一股“精悍”的劲儿,一点儿也看不出脚步的瑕疵。


他的脚,是2011年赶着去沙湾村小学上课时不慎扭伤的。


村里离洪雅县瓦屋山镇有几十公里远。从村小出发,搭摩托车抵达和平码头,乘船至另一岸的高坪码头,然后乘过路的大巴车到镇上,这是伍万银习以为常的“三步曲”。这样一来,耽误的时间可不少,学校的孩子们必然等不了。心里挂念着学生的伍万银忍着痛,只是简单处理了一下扭伤,便杵着拐让儿子骑摩托车将自己送到学校上课。就这样,从周一坚持到周五下午,直到孩子们放了学,他才松了口气,赶去镇上看医生,却没想到因为延误太久,他的扭伤留下了后遗症,时不时就会抽痛,走路太快、太多都承受不了身体的重担,疼得厉害。


除了脚,伍万银的右手也有伤。


2015年4月的一天,依然是在赶赴学校的途中,伍万银因为路滑不慎摔倒导致右手肘关节粉碎性骨折,在当天仍坚持上完课,下午包车才到医院检查,最后医生确诊要做手术将碎骨切除,医生和学校领导都要求他住院2个月,下学期再返校。


为了学生,他不顾医生和领导、家人的劝阻,只住了三十天院,毅然回去给孩子们复习两周,直到考试结束,才又回到医院接着住院治疗,近两个月后才回家,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疗养,右手也留下了后遗症。“我离不开那些可爱又可怜的孩子,我们是难舍难分的一家人,为了那些孩子的未来,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流汗流血我也在所不惜!”说起身上的伤,他虽然有些遗憾,却更庆幸没有耽误学生的时间。


扎根  为了孩子不屈的未来


沙湾村小学是瓦屋山镇最艰苦的村小,这里地理位置偏僻,资源不够丰富,交通也不方便,乃至于总是留不住老师。村里的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却无处学习,如果沙湾村小学停课,孩子们就只能辍学回家。伍万银是在山村里长大的孩子,没有谁比他更了解山里娃对知识的渴求,为了这些孩子,他放弃了好几次到好学校任教的机会,坚持留在瓦屋山最艰苦的村小,一干就是四十多年,没有挪过窝,没有散过伙。


在长达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有些家庭祖孙三代都是伍万银的学生。“他们在各行各业里发光发热,有的成了军人保家卫国,有的从政,有的成了医生……他们都变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过着自己的精彩人生。”对于伍万银来说,这些学生能走出大山,走出这片贫瘠的土地,去外面更广阔的天地发展,就是他在这里扎根四十多年最大的动力。


伍万银接手过好几个家境贫困的学生。这种时候,他总是伸出援手,鼓励孩子一定坚持读书,争取改变自己的命运。


1997年,班上学生小魏(化名)的父亲病逝,母亲外嫁,只留下她与70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为了不让她失学,伍万银一边带头捐款损物,一边各方奔走求助,联系上县水电局每月给孩子提供资助,直至完成学业。又一次,学生小冯(化名)父母病故,留下他与14岁的哥哥和体弱多病的老人相依为命,即将辍学。得知情况后,伍万银上门劝说老人安心让孩子复学,并自掏腰包对其进行资助,还四处联系爱心人士给予帮助,解决了这个家庭的后顾之忧。结果,小冯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现在提起小冯,伍万银依然感到欣慰,喜气洋洋。他为这个孩子高兴,庆幸他的人生有了更多的选择。


守望  静待小树成林


2017年9月,伍万银已经正式退休,本该享受天伦之乐,安享晚年生活,但是沙湾村村小即将随着他的退休而关闭,学校还有最后的六个学生。学校领导、村民极力挽留,希望他再坚守几年,再把这批孩子带出来,看到天真的孩子们,为了当年“只要我还走得动,孩子们需要我,我就要把他们送出去的承诺”,他又成了一名返聘教师,退而不休,在沙湾村小学坚持工作两年,直到把六个孩子全部送到瓦屋山镇中心校,完成使命,于2019年下半年才正式退休。


“六个孩子家庭都比较困难,有三个孩子的家人有残疾,一个孩子的母亲摔伤之后变成了植物人,一个孩子来自于贫困的少数民族家庭,还有一个孩子的爷奶都有重病,你说我怎么能放得下心退休呢?”伍万银叹了口气,他接手这六个孩子时,最小的不到五岁,最大的不到八岁,如果他不坚持上课,这六个孩子起码有四个会因为家庭原因辍学,“他们年纪这么小,就算 送到镇上去读书,家里要租房子,还要出个人陪读,以他们的家庭条件哪里能负担得起呢?”


就这样,伍万银在沙湾村小学坚守了最后两年,以分批教学的模式教导着他教师生涯最后的六个学生,“都在同一个教室上课,一边学生听课,另一边的学生就做作业。”以这样的模式,他将六个学生无一错漏送到镇上的中心校,确保他们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成绩也能跟得上中心校的进度。


2.jpg


“我是一名老师,我的职责就是把学生看管好、照顾周到。娃娃年纪小,离不开人,我也愿意照顾他们。我从教几十年,跟娃娃有了深厚感情,看到他们就高兴。”伍万银虽然从教育部门退休了,“但是共产党员不会退休”。退休后,他加入了洪雅县关工委,成为一名五老志愿者,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只要关工委有活动,他都积极参加,“我希望能继续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和孩子做贡献,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一些该做的事情。”这位扎根村小四十载的老人,从青春年华到花甲之年,他始终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使命,默默耕耘着这块小小天地,只为小树成林。


http://www.zggamt.com/newshow.aspx?mid=404&&id=4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