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疫情线上“云帮教” 重点关爱“不停歇”

日期:2023-03-30 11:39:00 来源:本站 浏览:1280次


第九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郫都区疫情线上“云帮教” 重点关爱“不停歇”

推荐单位成都市关工委
作 者
(主创人员)

陈珊珊、王瑞

编 辑
刊播单位《关爱明天》杂志首发日期2022年12月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12月刊

作品字数
(时长)
1377字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作品再现了在成都“8•25”本土疫情期间,成都市郫都区如何利用线上手段,对区内18岁以下的17个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进行特殊“线上”关爱帮教,按照《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典型案例》,组织“五老”志愿者通过释法说理、心理疏导等方式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思想感化教育,为最大限度帮助未成年人“无痕”回归社会。对关工委如何介入特殊青少年帮教工作提供了方式方法,为其后续正常回归社会预留通道。

采编过程

作品整合了几个鲜活的事例,对郫都区特殊青少年帮教工作同步更新了检察院关工委、“五老”志愿者参与特殊青少年帮教工作的具体方式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社会效果

通过对具体方式方法、帮教意义等进行详细介绍,将有参考性、可操作性、有指引性的具体做法经验进行分享。进一步扩大了关工委对特殊青少年的帮教帮扶工作的显示度、认可度、美誉度。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郫都区疫情线上“云帮教” 重点关爱“不停歇”

成都市郫都区一直致力于关注特殊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坚守司法尺度的同时,积极延伸工作触角,传递司法温度和检察温情。在成都“8·25”本土疫情期间,成都市郫都区关工委联合区检察院关工委对我区18岁以下的17个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进行特殊“线上”关爱帮教,为其后续正常回归社会预留通道。

学法、知法,方能心有所戒。“通过这次的法治云课堂,我明白了什么是共同犯罪,在疫情期间也不能放松,以后要在检察院老师的引导下继续学习相关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再次犯罪。”帮教对象小翔(化名)说。为打破线下帮教困难,及时了解和掌握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思想动态,帮助其顺利通过考察期,确保未成年人帮教工作质量,成都市郫都区关工委联合区检察院关工委通过微信、视频会议、电话等方式密切关注帮教对象在疫情期间的生活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强调当前疫情期间一定要遵守当地的防疫政策,并针对每一个被帮教对象的特点,逐一了解家庭沟通和交互情况,督促家长在特殊时期尤其要尽职尽责做好对子女的督促和教育,要多关注孩子的言谈举止、起居行为、交友情况,发现异常及时纠偏,做到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早发现、早干预”,自身更要做到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敬法、畏法,方能行有所止。区检察院关工委针对每类群体的特点、普遍性的问题开设专题教育活动。根据每名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情况合理设置个性化帮教计划,做到“对症下药”。同时,分阶段评估帮教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帮教方式和措施,努力提升精准帮教实效。2022年9月9日晚,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开展“检护未来、法伴同行”法治云课堂。此次课程在梳理总结17个帮教对象涉及的罪名、案情、犯罪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预设了多个情景,通过提问、回答的交互式课堂,着重向帮教对象讲解了故意伤害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概念、犯罪构成,向他们解析了什么是共同犯罪、犯罪未遂、中止,正当防卫。最后,检察官强调了帮教对象一定要对生活进行记录,做好相关法律学习,完善月记录报告,规范言行举止,避免再次犯罪。

尊法、守法,方能止于至善。“未成年人保护,看似一根线,实则千根针。郫都区关工委按照《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典型案例》,组织“五老”志愿者通过释法说理、心理疏导等方式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思想感化教育,为最大限度帮助未成年人“无痕”回归社会。”郫都区关工委执行主任张太康说。在检查官的专业指导下,“五老”志愿者积极联系帮教家庭,与家长开展谈心谈话。重点指导家长强化家庭教育理念,发挥家长表率作用,培养子女良好习惯,主动关注子女心理健康,学习改善与孩子交流的方法,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让孩子愿意与父母倾诉自己的“心事”,以正面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症下药做好帮教工作。

未成年人心智还不成熟、人格尚未定型,大多数未成年人犯罪在一念之间,用心挽救可促其改恶向善,对涉罪未成年人既须依法惩戒,更要教育帮扶,重在转化挽救。下一步,成都市郫都区关工委将联合区检察院关工委以“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为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搭建多元化帮教协作平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科学帮教方案,提升帮教合力和帮教效果,给涉罪未成年人的青春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帮助“偏航”少年扭转方向,重回正轨。